金融扶贫为乡村振兴“加油”

  解东豪 本报记者 张瑞

  1月11日,舒城县山七镇一家银行窗口前,七八个人正排队取钱。“现在的扶贫政策就是好,不然我们哪里有这么多钱可以取。今年过年,可以多置办些年货了。”一位中年男子高兴地说。

  说话的男子叫许世君,是该镇燕春村的一名贫困户,这七八个人都是跟他一样,享受了今年的金融扶贫政策,也都在同一个公司上班。年底公司不但发了工资,还发放了入股分红,快过年了,他们约着一起到镇上取钱买年货。

  舒城县山七镇地处偏远山区,贫困人口多,经济薄弱,没有发展动力,为了解决这一现状,该镇大力推动“四带一自”金融扶贫政策,鼓励各类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自主调整种养结构发展产业,对贫困户“输血”转变为脱贫攻坚“加油”。

  为了做好金融扶贫工作,该镇专门成立了金融扶贫工作组,负责和当地多家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各村进行及时接洽沟通,了解小额信贷基本情况,做好小额信贷工作安排和部署。安排各村事先做好摸排工作,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对象进行摸底和预通知。为了方便群众,提高效率,该镇又联合放贷银行进入每个村部,进行集中签约放贷。

  “以前打工只知道能领工资,现在没想到,我们不但能打工,还能跟公司签合同,在公司当股东,除了工资还有入股分红。”许世君高兴地说道。“以前帮别人打工,觉得很辛苦,挣的少,现在自己是股东,挣的多了,干活也不觉得累。”

  谈到金融扶贫政策,该镇要元村的贫困户董玉存开心地说:“以前想干点事,但是家里穷,没钱干,想借钱都借不到,现在好了,不但银行愿意借钱给我们,还不要利息,这真是从来都没有想过的。我准备利用金融扶贫政策,贷款回来发展特色黑猪养殖,我们这边山里的本地黑猪,销路特别好,能卖上好价钱。”

  据山七镇金融扶贫工作负责人介绍,该镇经济薄弱,一些公司由于缺乏资金,发展也缓慢,一些贫困户自身有想法,但是没钱,没办法发展产业。金融扶贫政策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一方面由贫困户自己入股自己工作的公司,自己能得到分红,公司又有了资金进行发展;另一方面贫困户用贷款来进行自主特色产业的发展。这两个方面从整体上来说都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该镇金融扶贫共放贷4919万元,1193户贫困户受益,平均每户实现年增收3000元以上,为山七镇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动力支持。

 

 选择年月
<2019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真情实感讲好脱贫故事⊙全面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我市信贷规模实现合理增长⊙大化坪镇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舒城县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春节期间免费开放⊙“洋年货”飞入百姓家⊙小区“换装”为幸福生活“加码”⊙助脱贫 话文明⊙筑牢“五项兜底” 打造幸福民生工程⊙金融扶贫为乡村振兴“加油”⊙对直销的监管,应当“无限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