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搬迁群众安居乐——舒城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侧记
苏成义 本报记者 谢菊莲
“以前住的老房子是土木结构,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又是地质灾害点,住的时候真的揪心,遇到恶劣天气更是提心吊胆,苦于经济压力盖不了新房,现在政府帮我们建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让我们生活没有后顾之忧。”舒城县庐镇乡黄柏村罗岭组贫困户圣发根一家近日搬进75平方米的新房,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住房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舒城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2016年,万佛湖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68户全部搬迁入住。
2017年,阙店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8户全部搬迁入住。庐镇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46户全部搬迁入住。
2018年,高峰乡易地扶贫搬迁工程,60户全部搬迁入住。山七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18户全部搬迁入住。
一组组数据,彰显了舒城县易地扶贫搬迁的丰硕成果,也见证着搬迁户满满的收获和幸福。许许多多像圣发根一样的贫困户,借助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搬出大山,搬出美好新生活。
县发改委韦发长告诉记者,近年来舒城县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舒城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直接深入项目工地督导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严格项目管理,倒排工期、节点管控、责任到人、严明纪律。县发改委、质监站安排专人进驻工地,监督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安全生产。
为使搬迁对象实现100%精准,该县严格按照《安徽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办法》要求,深入组、户开展征求意见和群众评议工作,按照“户申请、组评议、村票决、乡镇审核、县审定”和“两公开、一公示”程序,开展搬迁对象确定工作,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对象220户599人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做到户有申请,组有群众评议,村有村民代表票决,乡镇有审核,并严格按照程序审定、公示。
在搬迁安置点选择和项目实施上,该县严格按照《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则》要求,以确保安全、有利脱贫作为首要原则,全县8个安置点全部依托集镇、风景区、中心村庄建设,地质稳定、地势平坦、交通便捷,无安全风险,实现“安全搬迁”。严格按照贫困户家庭人口数,按照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要求统规统建,对搬迁贫困户建房补助资金不足部分由县乡统筹解决,不让搬迁贫困户拿一分钱,杜绝了贫困户负债建房和重复享受补助政策等问题。
山七镇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组,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对项目情况实行每天一督查,每周一碰头,每旬一调度。镇党委书记武立胜说,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该镇在领导力量、技术支持、工作服务上给予全面保障,坚决把易地搬迁工程做成样板工程、优良工程。
对易地搬迁的贫困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搬迁后的生计问题。庐镇乡党委书记张栋梁表示,乡党委政府将始终坚持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一是搞好公益性岗位开发,解决群众就业,二是搞好产业的培育,三是搞好技能的培训,四是搞好劳动力输出,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创造条件,真正让搬迁困难群众有事做、有稳定收入,在新房过得舒适、生活过得安心。
“发展产业、居家就业、外出务工、光伏收益……我们制定了易地扶贫对象后续扶持发展规划,因户制宜,逐户制定后续脱贫帮扶措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县发改委韦发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