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贫困户有尊严脱贫——舒城县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脱贫侧记

  苏成义 本报记者 谢菊莲

  每天早上8点不到,家住舒城县山七镇双桂村的贫困户徐大叔便穿着保洁黄马甲来到村部报到。今年,他被村里选聘为乡村环境卫生保洁员,有了这份“工作”,徐大叔逢人便说:“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到村部拿保洁车的钥匙,这可不是普通的车钥匙,而是我挣钱的金钥匙。”

  为实现贫困人口长期脱贫、稳定脱贫,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舒城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围绕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脱贫的目标,以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载体,规范设置公益性岗位。岗位的设置,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收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治理的双赢,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起公益性岗位,柏林乡扶贫工作站业务负责人邓洪宽滔滔不绝,柏林乡是全县公益性岗位开发试点乡镇之一,乡党委政府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坚持“政府主导、属地负责、村级管理”的原则,开发公益性岗位从事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等村级公益事业。2018年,乡财政预算120万元,开发了公益性岗位400个,安置的人员全部是该乡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

  “在认真调研、充分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出台了《关于开发公益岗位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县人社局分管负责人王世银介绍说,“各乡镇(开发区)按照指导意见结合乡村实际,坚持因事设岗、因人定岗,以责定酬、绩酬挂钩的原则,每个村民小组设置2个及以上的公益岗位。”公益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由乡镇(开发区)统一负责,村具体实施,坚持“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实行因岗定酬。工资由日常工资与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日常工资为年工资总额的60%,按月发放,绩效工资为年工资总额的40%,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年终一次性发放。

  有了岗位,各地帮扶干部也积极入户走访贫困群众,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根据自身实际积极申请公益性岗位,增加家庭收入。

  “我们年纪大了,到外面也找不到工作,如今在家门口干护林员,有活干还有工资领,我的精神生活也充实了,一年下来有好几千元收入呢!”说起自己的新工作,庐镇乡张冲村贫困户戴先春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政府对村级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重视,配备了健身器材,修建了文化广场、水泥路面等,但维护也是个问题。干汊河镇西宕村余传新去年7月份被选聘为环境整治协管员,专门负责这些器材设施的维护。

  百神庙镇舒合村贫困户刘发明说,参与劳动,感觉可以有尊严地享受扶贫政策。该村刘大嫂也申请到了民事调解员的岗位,她还设立了热线电话,哪家有什么纠纷,可第一时间向她报告,她保证第一时间赶到。她说,认领此岗位后,生活充实多了。

  “以前没有保洁员,村里垃圾乱扔,环境脏乱差。现在村民参与保洁,每天早上和下午都有人打扫卫生,到处干干净净,乡村环境有了很大变化。”谈起设置公益性岗位为村里带来的变化,干汊河镇洪宕村村民芦先柱感受颇深。

  “过去村民休闲时,各自在家看电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单。”开发区青墩村书记代开宝介绍,自从该村设置了相关公益性岗位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经常有人上门谈心看望,他们再也不孤单了。

  该县在精准扶贫中将公益性岗位安置与乡村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各乡镇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公益岗位。主要包括农村环卫保洁员、护林员、公共设施看护员、秸秆禁烧巡查员、夜间巡逻治安员、民事调解员等等,这些公益性岗位人员承担着农村护林、护路、保洁、公共设施维护、治安巡逻等大量公益性服务工作,有效缓解了基层公共服务的压力。

  “而这些公益性岗位让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工薪族’,既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问题,让他们在就业增收中找到了尊严,又让农村的卫生环境得到改善,乡村公益事业管理得到提升,真正实现了脱贫摘帽与乡村治理的双赢。”舒城县扶贫办党组成员翟晓玲说。

 

 选择年月
<2019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让贫困户有尊严脱贫——舒城县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脱贫侧记⊙图⊙“私人订制”护航民企成长⊙“百企帮百村联千户”显实效⊙事关衣食住行多部委定下这些民生大事⊙“冬日送暖”农民工⊙315家保险中介去年被罚4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