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支持新时代幸福六安建设——六安银保监分局多举措引领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安徽银保监局的坚强领导下,六安银保监分局以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金融服务,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支持六安绿色振兴,为推进新时代幸福六安建设不断提供金融新动能。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实现新提升
围绕我市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等建设,引导银行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制定六安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意见,支持合六叶工业走廊暨金叶一体化、六安茶谷、淠河生态经济带融合发展。2018年末,全市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1844.54亿元,较年初增加308.23亿元,增长20.06%。贷款增量首次超过存款增量,新增存贷比高达124.28%。推动银行业机构下沉经营重心,充实县域经营力量,进一步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水平。年末,全市银行业县域存贷比较年初上升3.71个百分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采取新举措
在全市银行业部署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围绕提升合规经营能力、高质量发展能力等五种能力,细化315条推进措施,推动银行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分局班子成员26次深入基层银行网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科技企业等调研,结合实际,分类下发年度监管工作意见,督促银行业加大对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高科技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年末,银行业科技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9.48个百分点。定期召开债委会会议,通过债转股、展期续贷等方式化解企业风险24.96亿元,占风险企业债务余额的64.89%,两家债委会先后成功退出,债委会工作受到安徽银保监局的充分肯定。
普惠金融服务开创新局面
推动辖内5家大型银行先后建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召开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推进会,制订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实施意见,结合“四送一服”开展银企对接,编印政策汇编和服务手册,督促银行落实无还本续贷等政策,支持民营及小微企业发展,阶段性完成“两增两控”目标。指导农发行六安市分行创新服务模式,成功获批全省系统内首笔土地指标流转收益专项资金池模式贷款14.8亿元,支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银行业创新“劝耕贷”、“惠农贷”、“助茶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持续增加“三农”信贷投入。2018年末,全市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843.24亿元,较年初增加111.39亿元,增长15.22%。
银行业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推进“强化公司治理年”活动,开展股权管理办法政策宣讲,推动辖内农商行将加强党的领导、股东股权管理新要求写入章程,借助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系统、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等加强股东准入管理。支持六安农商行定向募股3亿股,壮大资本实力。鼓励银行下沉服务重心,新设4家支行,新筹建3家网点,阜阳颍淮农商行霍邱支行顺利开业。推动银行业机构不断优化传统服务,提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能力,辖内3家大型银行实现智能柜员机网点全覆盖,六安农商行开办全省首家旗舰型智慧银行,有力提升了综合服务水平。督促银行业利用金寨县作为全省“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的优势,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18319万元,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95.42%。
金融精准扶贫取得新进展
充分发挥项目扶贫扶持作用,通过“金融+光伏”帮扶模式,建设贫困村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带动建档立卡户脱贫。拓展“拎包银行3.0版”服务,利用拎包银行进村入户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资金需求,集中办理扶贫小额信贷2428万元。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落实“包干服务”,推动扶贫小额信贷精准合规发放。2018年末,辖内银行业扶贫小额信贷余额达32.55亿元,较年初增长55.27%。分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直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和结对共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9年,六安银保监分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落实机构改革要求,凝心聚力打造监管队伍,坚持不懈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着力提升银行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不断开创银行保险监管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