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单姗)8月18日,第一届教育现代化论坛在我市隆重举行。论坛以“中国教育现代化——新时代、新理念、新内涵”为主题,由北京辅人书院集团主办,安徽海星传媒教育集团协办。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陈光巨,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云南省教育厅原厅长罗崇敏,安徽省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原会长、合肥市政协原副主席王琳,中国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实践领域的优秀代表齐聚一堂。这不仅将掀起教育理论与实践界关注、重视并研究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序幕,也将进一步延伸、拓展和深化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逻辑。
论坛开幕式由北京辅人书院集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彭庆辉博士主持。六安市政协副主席司敏在致辞中对论坛举办的意义予以高度肯认,同时表达了对论坛形式、内容与品质的充分期待。
陈光巨、罗崇敏、彭庆辉,中国教育服务中心西南分中心主任叶利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吴会会分别作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关于‘人’的思考”“我的教育观”“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迈向回应型教育法:教育现代化的法治逻辑”的主旨演讲,以现代化为价值引领,以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维度,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为切面,从不同学科视角、不同专业视域展开了深入、具有建设性的交流研讨,系统进行了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构建和实践反思。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小微,安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霍邱一中校长杨明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储朝晖,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硕士研究组组长吴明海,分别进行了“走向现代化的学校变革与U-S合作”“教育现代化的理性思考”“教育现代化的要义与路径”“一核多元、五位一体:中国教育现代化浅论”的主题发言,对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历史进程、实践路径与未来展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李群,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安徽省高教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朱永海分别从家校合作共育、打造新文化教育生态系统和混合教学的视角,分享了有关教育现代化路径与模式的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