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世巧)今年以来,裕安区立足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增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该区已开工建设资产收益扶贫项目30个,投入资金1130万元。
为扎实有序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工作,裕安区明确资产项目范围,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思路,将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到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种植、乡村旅游等项目,所形成的资产用于资产收益扶贫。严选项目实施主体,为保证项目主体总体实力过硬,坚持优先选择财务管理健全、经营状况良好、经济实力较强、乐于扶贫助困且诚信守约的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的实施主体,确保项目稳定收益。合理分配资产收益,综合考虑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所属产业特点及市场平均投资回报率,合理确定资产收益水平,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所形成的资产收益权,贫困村全部量化到村集体和贫困户,非贫困村全部量化到贫困户。同时,动态调整差异扶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将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收益权优先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并适当向丧失劳动力及弱劳动力、五保户、低保户倾斜,适时开展收益对象动态调整,经核查认定已稳定脱贫的贫困户,经民主评议和民主决策,不再继续享受资产收益权,由村收回后重新分配给其他贫困户或返贫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