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养出“牛”日子

  汤凤奇

  在舒城县高峰乡大山里有一个美丽的山村,名叫徐湾村,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这里秀丽的景色,却也因为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导致贫困发生率高。但这里的村民勤劳肯干,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今年50岁的徐祖成是高峰乡徐湾村一名普通村民,自年轻时就一直在家务农,农闲时在周边打打零工。徐祖成的妻子常年吃药、不能做重活、孩子在上学,一家人的生活费、孩子的学习费用都靠他一个人种地打零工支撑,日子过得紧巴巴,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别提脱贫致富了。

  2014年,徐祖成被纳入贫困户,村干部多次到他家为他建言献策寻找致富门路,由于他家四周都是山地,草木丰盛,在村干部的帮助支持下,2014年徐祖成花了10000元买了两头牛犊。自养牛开始,徐祖成白天在山上放牛,晚上回来后就认真学习养牛方法,他多次到高峰乡古塘村养牛大户方贤会处“取经”,学习养牛的技巧和方法。

  经过八个月的辛勤饲养,牛儿长得膘肥体壮。2014年年底徐祖成将其中的一头牛卖掉,去除买牛的费用,净赚4000多元,这在他们家可算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初尝甜头一下子让徐祖成信心大增。2015年开始徐祖成一次就购买牛犊3头,加上之前那一头,家里的4头牛成了他的宝,整天陪伴着。

  徐祖成的干劲儿更大了,通过深入交流,方贤会把多年来养牛所得经验“三定三看”饲养法教给了徐祖成。“三定”是:一定专人饲养。以便掌握牛吃料情况,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发生,有利于及早采取措施;二定饲喂时间。一般是早上5时、上午10时、下午17时分3次上槽,夜间最好能补喂1次;三定喂料数量,不能多少不均。“三看”是:看吃食状况;看粪便状况;看反刍状况。

  靠着一年的辛勤劳动和不断学习,2015年年底,徐祖成家新增了一笔可观的收入。通过两年的养牛经验积累,2016年徐祖成又得到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资金的增加让他信心百倍,徐祖成新建了5间牛舍,并一举购进了8头牛,加上原来的剩下的3头牛共11头牛,规模有了很大提高。

  2016年6月,徐祖成养的牛生了3头小牛崽,可把一家人高兴坏了,通过精心的饲养,小牛崽茁壮成长。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7月份,由于天气炎热,牛舍里的牛比较拥挤,一夜之间,小牛崽被成年牛踩死两头,另一头也踩伤了。徐祖成虽然伤心但没有被打倒,他借钱新建了3间牛舍,并改善了饮水水道。

  通过一系列的整治,徐祖成的饲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2016年底他卖掉了5头牛,还掉建牛舍借来的钱,仍然净赚1万多元,徐祖成家顺利脱贫了。现在,徐祖成家里的牛存栏量达30多头,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找到致富门路的徐祖成没有忘记贫困群众,他聘请了同村的2名贫困群众在他的养牛基地工作。

  “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贫困,国家政策虽然好,但是扶贫不扶懒,不干不行,通过自己辛勤劳动脱贫,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徐祖成说。2014年之前,徐祖成家年人均收入仅为2800多元,2017年却破万元,增长到13361元。徐祖成表示未来几年还会科学地扩大养牛的规模,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选择年月
<2018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市人大市直第一代表组视察养老服务工作 ⊙我市部署开展 “减证便民”专项行动⊙金寨县 取缔29家校外培训机构 ⊙裕安区养老床位达5833张⊙走进历史 按图寻“宝”⊙养牛养出“牛”日子⊙水中觅清凉⊙太平畈乡入选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办事大厅岂能冰火两重天⊙徽商银行六安分行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支付安全月之“三方支付平台使用”⊙出门忘关液化气 粗心老人险酿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