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战士”在异国的11天救援——六安3名蓝天救援队员千里驰援老挝溃坝灾区
本报记者 汪娟
7月23日晚,老挝一在建水电站项目的副坝发生溃坝,约50亿立方米的蓄水倾泻而出,洪水涌入阿速坡省萨南赛县多个村庄,造成多人死亡、上百人失踪。北京时间7月25日晚,蓝天救援队赴老挝开展国际人道救援行动正式启动,88名蓝天救援队队员前往老挝参加救援。
经过11天困难程度超乎想象的艰苦救援,8月5日蓝天队员们回到祖国,在救援人员中,安徽蓝天救援队共有9名专业技术队员参与救援,其中六安队共3人,他们分别是六安蓝天救援队队长陶成诚以及队员胡淑琛、吴菊三人。他们三人作为医疗组成员,在救援期间和其他队员一起共为当地280多位灾民提供了医疗救治。
8月8日中午,记者来到六安蓝天救援队的队部,见到了归来的三名队员。带着些许疲惫,他们向记者讲述了这场历时11天的跨国救援。
灾情发生在老挝当地时间7月23日20时左右,当时位于老挝东南部地区的阿速坡省萨南赛县内桑片——桑南内水电站项目的副坝突然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1300多个家庭(6600人)无家可归。
蓝天救援队作为中国最大的民间专业救援机构,经常参与国际性的灾害救援行动,有着丰富的救援、救灾经验。北京时间7月25日8时44分,蓝天救援队携手蓝迪国际智库平台、中外友好国际交流中心赴老挝开展国际人道救援行动正式启动,中国蓝天救援队、蓝天救援海能达志愿服务队、泰国蓝天救援队、马来西亚蓝天救援队迅速组织救援力量,通过陆地和航空两种方式前往老挝。
“进入灾区之后,首先就要经受环境、身体以及心理上的三重考验。”队长陶成诚说,这次救援,是蓝天救援历史上参与的条件最艰苦的救援之一。首先是交通非常不便,路程远,道路泥泞。洪水退去之后,到处都是淤泥,多个区域无法使用船只,只能靠救援队员徒步进入,在最后的两天,淤泥开始陷脚,每走一步都很费劲。在行进过程中,队员吴菊的鞋底脱胶了,张了一个大口子,后来只好用铁丝将鞋扎起来,被其他队员笑称“铁网鞋”。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