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秀玲)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稳步推进雨污分流工作,强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城市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持续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3座污水处理厂、410公里污水管网、11座污水提升泵站及4座一体化污水泵站。截至2018年6月底,已累计处理污水3.76亿吨,为我市污染减排和水污染治理工作作出贡献。扎实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截至2017年底,我市已完成整治达标水体7条,占总任务的63.6%,其中2016年完成3条,分别是苏大堰、大雁河和九墩塘;2017年完成整治达标水体4条,分别是便门大沟、北门大沟、西门大沟和南门大沟。整治工程阶段性验收合格后,委托专业机构对整治效果进行评估,群众满意度均在90%以上,整治初见成效。剩下4条水体,计划2018年底完成3条水体整治达标任务,分别是安丰明渠、均河和小高堰整治达标任务;2019年底完成蒋家沟整治达标任务。扎实推进中心城区雨污水管网完善及源头小区(单位)雨污混接整治,金安区、裕安区小区雨污混流整治工程11月初开始施工招标。2019年底完成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