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

  本报讯(记者 程传军)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农业部门深入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全力以赴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计划到今年底,全市每个贫困村建成1个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力争实现全市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覆盖率达到70%以上;20%以上的有条件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村建设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主导产业产值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我市各地紧密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在北部平原圩畈地区,重点发展皖西麻黄鸡、皖西白鹅和稻田综合种养;在中部丘岗及江淮分水岭地区,重点发展蔬菜、水果、苗木花卉及畜禽养殖;在中南部浅山区,重点发展茶叶、油茶、中药材、经济林果及观光农业;在南部山区,重点发展特色茶叶、毛竹、中药材和休闲农业。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帮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支持每个贫困村立足长期稳定脱贫,将特色产业发展和特色种养业扶贫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截至6月底,全市有7118个园区及主体带动423个贫困村和13.1万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主体带动率59.8%,培训贫困户12.54万人次,已落实支持主体资金2.84亿元。对照省农委最新标准,自种自养贫困户已达标6.66万户,完成任务的82.8%,特色种养业扶贫对象村达标352个,完成任务的82.2%。累计已落实特色种养业扶贫到村到户项目24.8万个,项目覆盖率70.2%,累计投入资金12.75亿元,其中财政资金5.56亿元,户均财政资金强度2539元/户,已在贫困村建成466个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

 选择年月
<2018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富而思源不忘国防——记六安索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琼峰⊙清理“僵尸车” 争创文明城⊙凝聚巾帼力量 助力脱贫攻坚⊙别让高温津贴总成季节话题⊙徽商银行六安分行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支付安全月之“三方支付平台使用”⊙我省首例特邀公证员参与家事调解案成功审结⊙我市深入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金安实现食品安全快检室全覆盖⊙心存侥幸非法营运强行逃逸终受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