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本报记者 程传军
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连日来,全市各地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拓展征兵宣传渠道,深化国防教育效果,有力推动了全市征兵宣传、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为破解应征青年价值多元、选择多样,实现征兵“全面升温”的效果,我市在用好传统手段的基础上,注重让征兵宣传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强军必先强兵,强兵必先征好兵。征兵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系统性、广泛性的工作,是一篇关乎中国梦强军梦能否实现的大文章。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兵役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强化全民依法履行兵役义务观念,激发广大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热情,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征兵任务,今年以来我市把做好征兵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突出位置,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牵引,在提高兵员质量、创新征兵工作、坚持廉洁征兵上下功夫,努力开创征兵工作新局面,为广大优秀青年架设起通往军营的“绿色通道”。
是坐等适龄青年上门报名,还是主动上门动员登记?征兵工作是一项国防战略和政治任务,要让政策家喻户晓,真正让征兵成为全民总动员。我市各地除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进行征兵宣传,还必须与适龄青年“面对面”谈心交流,才能巩固征兵宣传实效。我市注重用好老区红色资源,打造“现身说法平台”。借机“送喜报”、双拥座谈会,邀请转业干部、退伍老兵、军属代表现身说法,鼓励应征青年投身军旅、献身国防。
注重借助各地文化礼堂品牌优势,按照每个文化礼堂有“一块征兵政策展板、一面现役军人荣誉墙、一个国防书架、一个国防讲坛”的标准,融入现有规划布局,采取流动固定结合,统筹嵌入建设。以专武干部为主体,邀请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定期在文化礼堂开展国防知识讲座。以国防历史和现状、国防义务、军事常识、征兵宣传等为主题,编排创作文艺节目、制作征兵宣传片,在辖区文化礼堂巡回演出、播放。
用好传统新型媒体,打造“政策解读平台”。利用城市大屏、公交电视、流动宣传车等平台,借助网络、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推送六安市参军入伍的优待政策。结合兵役登记、民兵整组等时机,通过播放征兵宣传视频、印发征兵宣传单、现场解答征兵政策等多种办法,不断提升征兵宣传实效、打牢征兵工作基础。各县区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在主要道路、景点、学校等场所悬挂征兵横幅、张贴征兵宣传画,利用主要道路电子显示屏播放征兵宣传广告,有力激发了适龄青年参军热情,适龄青年纷纷在网上报名,立志做新一代革命军人,努力献身强军实践。
用好双拥共建优势,打造“荣誉激励平台”。持续开展“皖西儿女军旅荣誉榜”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各县区利用主流媒体、户外大型电子宣传屏、党政机关和学校宣传栏等平台对2017年度立功受奖的六安籍现役官兵进行张榜公布和大力宣扬,有效激发了广大青年爱国主义情感,营造了崇军尚武的良好氛围。裕安区人武部与区妇联、民政局联合开展“送子参军-最美母亲”评选表彰活动,营造了送子参军光荣、参军光荣的良好氛围。
为深入普及2018年度征兵政策,进一步激发广大适龄青年学生的参军入伍热情,3月份以来,我市各县区征兵办在全市高中以上学校广泛开展“征兵宣传进校园”活动,鼓励莘莘学子携笔从戎,参军报国建功立业。通过融合军地联动、融通线上线下、融入国防及学校,切实营造起全民参与征兵的强大气场和氛围,用高质量的宣传工作为征集高质素兵员提供可靠保证。
一流的军队呼唤一流的兵员。强军实践离不开大学生的激情融入与热忱奉献。为全面调动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积极性,裕安区人武部多次组织征兵工作人员深入到皖西学院,集中开展征兵宣传工作,白天摆摊设点、晚上集中宣讲,现场解读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红利”,拉直他们对于从军报国的问号,让每名高校学子看到军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和重视,也让他们明白军营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难得的机遇。
我市广泛开展“我为征兵宣传代言”活动,通过六安军分区“皖西国防”微信公众号和市主要融媒体平台,联合开展征兵宣传口号有奖征集活动。结合兵役登记、民兵整组等时机,通过印发征兵宣传单、派送征兵宣传笔、现场解答征兵政策等多种办法,不断提升征兵宣传实效、打牢征兵工作基础。与此同时,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从定兵到入营的这一段时间,我市各地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送新兵活动,既让新兵感受到家乡人民对他们的期盼和厚爱,更让新兵牢记光荣、使命,给他们注入在部队安心服务、建功立业的情感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