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储著坤 杨曦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名残疾人。在我看来,直面现实,勇于承担责任,人人都可以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说这话的是民盟盟员、六安市政协委员、裕安区政协常委、六安市振华职业中专学校、六安市振华驾校校长张作云,他艰难创业的奋斗历程,诠释着对人生的感悟。
1962年5月,张作云出生在滁州市凤阳县武店镇一户农家,童年命运多舛,14岁那年右腿患了骨结核,无钱及时医治而落下残疾,然而张作云不向命运低头,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坚持自学,挺起脊梁,校正了人生的航向。
张作云的人生轨迹曲折艰辛,16岁时,他学过理发手艺,之后又贩卖过薄荷油等,失意后他最终选择了美容美发行业。为了学精手艺,他倾囊所有,赴广州、武汉、上海等地广投名师,不仅学到了真功夫,同时也历练了自己果敢顽强的作风。
1983年,张作云只身来到六安,接管了一个濒临倒闭的美容美发培训班。凭着一份执着,凭着一身好手艺,在他的精心打理下,培训班奇迹般的恢复了元气,获得了重生,而且越办越红火。
随后,历经35年,从三里桥、十里头、九中、落水桥租房办学,辗转到将军路征地建校。如今,当年的培训班已经发展成为六安市振华职业中专学校、六安市振华职业培训学校、六安市振华驾驶培训有限公司三个职业培训机构,成为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并举的教育培训基地。
多年的辛勤耕耘,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张作云创办的六安市振华学校连续18年被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省授予“全省文明交通示范学校”、被市消费者协会多次授予诚信单位、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称号,荣获“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3A级社会组织证书”,被裕安区综治委评为“平安学校”。
在倾心办学的同时,张作云还热心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业,个人也拥有众多社会职务和获得很多荣誉。他被省委组织部、省残联授予十二五期间“全省自强模范”荣誉称号,并多次获得民盟省委和民盟市委的表彰。黄丝带帮教行动中,张作云为服刑人员陈某女儿免去学费,并每月资助600元读中专,毕业后找到满意的工作,挽救了一个家庭;“春蕾圆梦行动”中他积极捐款;汶川地震,他慷慨解囊;裕安区慈善协会,他年年捐款;精准扶贫,他给力帮扶;资助的贫困学生有多少他早记不清,张作云在赢得社会尊重的同时,也树立了残疾人奋斗奉献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