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珊珊)连日来高温持续,针对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我市各级医疗机构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并强化高温中暑患者的医疗救治。
已经入伏,连日来,高温持续,对于老人、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以及户外作业人员来说,发生高温中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进一步增大。为此,按照市卫计委要求,我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落实高温中暑卫生应急监测、预警、医疗救治、处置等工作,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医疗服务。加强门诊、急诊管理,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门诊、急诊量大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患者的疏导和管理,为患者提供适宜的诊疗环境;强化对热射病、皮肤病等高温引发疾病的医疗救治工作,加强技术力量,合理安排人员,畅通绿色通道,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各级紧急医疗救援机构做好院前急救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迅速出诊,妥善做好患者救治和转运。同时,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和传播渠道,广泛宣传高温中暑和预防因高温诱发其他疾病的知识,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努力降低高温中暑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