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近4万贫困户受益“江淮果岭”建设

  本报讯(记者 刘扬 通讯员 蒋国婷)近年来,金安区坚持将“江淮果岭”建设作为开展脱贫攻坚特别是产业扶贫的主平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多举措助力脱贫攻坚,果岭区域近4万贫困户受益,户均增收1000-3000元。

  鼓励贫困户果树种植。通过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从种苗引进、农资采购、果园管理、市场销售等“一条龙”环节,指导服务贫困户果树种植,目前全区从事果树种植的贫困户近700户,总面积近3500亩。加大产业奖补力度,对于从事果树种植的预脱贫户,按照亩数给予一定的奖补;金安脆桃交易市场对贫困户全部免收交易费,“和沐生活”等电商平台免费对贫困户开展电商培训,优先推销贫困户产品。

  引导贫困户就近务工。果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较大,目前全区有近6000贫困人口在果园从事劳务,年收入可达9000-16000元,交易市场、农资市场等优先雇佣贫困户就业,各岗位年均收入超1万元。出台就业扶贫政策,对于吸纳贫困户就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积极调动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的积极性。

  增加贫困户资产收益。一方面是贫困户土地流转收益。江淮果岭的发展促使旱地流转率持续增加,在主要种植区基本实现整村流转,租金每亩300-400元,另一方面结合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在部分乡镇村等地探索村集体以土地、房屋等资源,贫困户以土地、小额信贷资金入户入股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和贫困户资产收益显著增加。

 

 选择年月
<2018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省评估组来我市评估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上半年我市查处“挂床住院”60人次⊙金安区近4万贫困户受益“江淮果岭”建设⊙单龙寺镇织牢夏季学生防溺水“安全网”⊙图⊙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血脉⊙顶骄阳 护“绿肺”⊙“付费内推实习” 的潜规则不该成为常态⊙我市加强高温天气医疗服务⊙狠抓三大重点建设美好家园⊙徐集镇加强高温期养老公寓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