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蛇虫出没,请小心

  本报讯(任医)夏季是蛇虫活跃的季节,草丛里、小道上、田地里,可能都会“偶遇”蛇虫,连日来,市人民医院蛇虫伤病人明显增多,专家提醒,夏季蛇虫出没,请大家提高警惕。

  毒蛇:入夏以来,毒蛇频频出没。最近五天里,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已经接收了10多例被毒蛇咬伤的病例,其中以被蝮蛇咬伤的病例居多。

  蝮蛇经常在早晨、夜间出没,喜欢在低矮的灌木丛活动,它的颜色跟土的颜色接近,便于其隐身,大家需多加提防。

  不慎毒蛇咬伤怎么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吴文涛表示,伤者可立即将伤口的血挤出来,切记不要用嘴巴去吸,以防中毒,或者用大量的干净水,一边冲洗伤口一边挤血,在受伤部位的近端用橡皮筋绑住,防止毒素吸收,并迅速送医。

  蜱虫:我市每年4月至11月是蜱虫的活跃期。蜱虫前端长有倒刺,发现蜱虫叮在身上时,千万不要生拉硬拽。可用酒精涂抹蜱虫,然后用镊子将其取出,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

  需警惕的是,被蜱虫叮咬后,会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严重时可致命。这种病有一周至两周的潜伏期,因此被蜱虫咬伤后需密切观察,一旦出现高烧等症状立即就医。

  隐翅虫:隐翅虫是一种黑色的小飞虫,头是黑色的,胸部是橘黄色,白天喜欢栖居在潮湿的草地等处,有很强的趋光性,晚上就爱朝着光亮的地方飞。

  隐翅虫不咬人,但它的体内有一种强酸性的毒汁,被拍死在皮肤上会迅速释放出毒液,引起过敏性皮炎,出现条索状或斑片状的水肿性红斑、水疱或脓疱,又痒又灼痛。

  专家提醒,如果身上落有小黑虫,千万别用手拍它,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将它抖落在地,用脚踩死。

  火蚁:受袭者对火蚁攻击最深刻的感觉就是瞬时几十处如火灼伤般的疼痛感,形成大量脓疱和水疱。火蚁虫体仅3毫米-6毫米大小,外形并不引人注目,所以人和宠物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误闯了它们的领地,入侵者往往会遭受火蚁群起而攻之。

  火蚁毒液含有生物碱、蛋白质和各种酶类,除剧痛外,往往会导致过敏反应而有休克死亡的危险,若脓泡破掉,则常易引起细菌的二次性感染。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尽快赶到医院治疗。

  臭虫:被臭虫叮咬后的主要症状是瘙痒难忍,少数人还会出现过敏症状,不仅局部红肿,而且全身都会产生丘疹、红斑,严重时还可致皮肤溃疡化脓。

  专家建议,被臭虫叮咬后不要使劲抓挠,更不要用手挤,以免造成感染,建议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蟑螂:医院每年收治“被虫子袭击”的病例并不在少数,最常见的外耳道异物是蟑螂,接着就是像蚊子、苍蝇、七星瓢虫这类小昆虫。

  人体外耳道十分敏感,所以一旦发生异物进入耳内,尤其是像活的昆虫,不要擅自处理,要及时就医取出。

  螨虫:夏天还是家居生活中螨虫高发季节,棉质寝具上最容易附着螨虫,可导致螨虫繁殖。

  梅雨季节前后,十分之一的皮肤病患者都是螨虫导致的过敏性皮炎。被螨虫叮咬后,会出现水肿性丘疹、丘疱疹,其上有小水疱,常伴有抓痕与结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疱。

 

 选择年月
<2018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生命绿洲党旗红——市二院党建工作侧记⊙市二院和新安镇中心卫生院实现医共体对接⊙安医二附院眼科专家来市二院挂职帮扶⊙图片新闻⊙夏季蛇虫出没,请小心⊙我市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启动⊙白内障筛查义诊进村居⊙夏季吃火锅三多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