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威 文/图


  (收藏的两件实物)

  皮定均旧居的第二代房主周发勋介绍皮旅长用过的灯

  周下湾的老村民正在述说皮定均将军的传奇

  皮定均将军和他的家人
  作为一个大别山区的农民,半世纪的风风雨雨,一个民俗收藏者,我用过和见过很多灯,如泥巴灯盏、小煤油灯、罩子灯、马灯等等,当然,我收藏的也有清朝的青花油灯,这些灯风雨飘摇几千年。如今,各种现代时尚的灯已经变化万千、五彩缤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各种灯却是我最爱的收藏品!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我民间收藏的藏品中我有两件具有重要意义的灯,一件是木底竹盏灯、一件是马灯。
  我收藏的藏品是2014年,这两件藏品的收藏地是吴家店镇枣榜村周下湾。
  这两件藏品是与传奇的皮定均将军有关,为此我要说说皮定均与吴家店。
  皮定均将军出生于1914年,去世于1976年,终年62岁,是传奇的一生。
  在皮定均的一生中,将军两次与吴家店镇相逢,现在的多位老人说,皮定均与吴家店有缘,第一次是在吴家店放牛,第二次是皮旅中原突围进驻吴家店。
  据中央文献出版社《皮定均一生》记载,皮定均与瞎眼爷爷相依为命,8岁时就到地主胡大头家放牛。
  皮定均结缘的是吴家店镇枣榜村周下湾,两次所住的家是周厚炎家。
  原村干部周其辉说,我爷爷叫周厚炎,我爷爷家不是地主,但家庭条件还好,爷爷也很有人缘。爷爷原来跟我说,皮定均十来岁时,大地主胡大头打了他,流浪要饭到了吴家店,我爷爷心肠好,就收留了他,给我家放了两年的牛。
  当时周下湾共有五户,其中75岁周发儒说,皮定均灵活聪明,村里人都很喜欢他。据说他在这里放牛后,被国民党抓走了,聪明的他在国民党中偷了一把大盖枪,找到了共产党,参加了革命。
  枣榜村原村主任周其林,1934年生,已经80多岁,在周湾是年龄最大的长者。
  周其林介绍说,1946年7月4日,皮旅长带着部队来到了吴家店,住了三天,是从松子关来的,离开时是往东北方走的,当时我12岁,我看到到处都是兵,下至下街(营房),上至松子关前的观音堂,指挥部设在周下湾,共有十几华里,皮旅长又住在周厚炎家,当时正在发大水,从街上到周下湾要过河,这里没有桥,但是在周下至街上的河段上双方设了纤绳,部队战士拉着纤绳过往。当时部队在各村杀猪宰羊,但是按价购买,军队没有钱,给的是大米,当时的大米是打开国民党仓库里的粮食,粮站就设立在果子园徐氏祠。
  原吴家店镇枫桥村老支部书记,也就是皮定均所居住的第二代户主周发勋介绍说,我家原来有一个灯柱和泥巴灯盏,是我父亲周厚炎所有,皮定均放牛时就有这盏灯,十多年后,皮旅长再来我家住时,还用我家的这盏灯。他用这盏灯看书、批文件,用马灯开会、看地图。三天后皮旅长要走时,他给我爷爷一个马灯。这两件灯还在,我家怕保存不好,就捐赠给《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存放。
  两件藏品的灯,让我感慨万千,皮定均从一个要饭放牛的山娃娃成长为高级将领的军事家,革命一生,是他坚定的信念从一盏小灯成为耀眼的明灯,高级将领已早逝,但他的革命生涯和战斗事迹成为一盏永不熄灭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