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四种“夏季病”

  魏晟

  夏季高温炎热,也是多种疾病易发、多发的时候,要注意防护。

  警惕食源性疾病和感染性腹泻。

  夏季,食源性疾病和感染性腹泻处于高发期。食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特点为潜伏期较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病例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在这一季节,市民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半生食品、腐败变质食品;注意饮水卫生,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

  而感染性腹泻在此时节也极为常见。该病主要通过食物传播,市民中存在的不良饮水、饮食习惯、较差的个人及家庭卫生亦会导致感染发病。在预防上应做到不喝生水,不吃生、半生食品,不吃不卫生的食品。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搞好家庭室内卫生。一旦出现类似感染性腹泻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中暑和溺水事故不可小觑。

  中暑是一种急性疾病,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由于人体大量出汗,水分丧失,导致电解质丢失,循环血量减少致使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肌肉疼痛,有的病人可出现高热等症状,严重者会引起死亡,临床叫做热射病。

  高温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补充含盐的水分;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降温,调整作息时间等。年老体弱多病者要注意房间通风降温,劳逸结合,补充水分和营养。出现中暑先兆或轻度中暑,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可饮用淡盐水、绿豆汤等补水,同时服用仁丹、十滴水等防暑降温药物。对于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痉挛、高热等症状的重症中暑病人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处理。

  夏季,溺水事故也易发生。应加强对儿童、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防止游泳、嬉水时发生溺水。

 

 选择年月
<2018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家门口看上名中医⊙图片新闻⊙小心四种“夏季病”⊙市卫计委窗口获评“共产党员示范岗”⊙六安首例“零口供非法行医案办结”⊙舒城县中医院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永不熄灭的灯⊙古镇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