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优势 抱团发展——东桥镇积极打造白鹅产业联合体
                        
                        
                              本报记者 刘扬 通讯员 崔昊
  肉质细嫩鲜美、羽绒产量高的皖西白鹅是金安区的一张特色名片,东桥镇是名片上靓丽的一个点。
  东桥镇居民自古以来就有饲养皖西白鹅的传统,“东桥咸鹅”也是一块远近闻名的金字招牌。近年来,东桥镇围绕皖西白鹅产业,形成了以皖西白鹅为主要产品的“一镇一品”模式。大型经营主体连片发展、共同发力,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做大做实做强产业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6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该镇清风岭村的牧鹅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远远便听见阵阵鹅叫,一只只肥壮的大白鹅正在塘边引吭“高歌”。
  “咱们这的鹅多吧?”合作社理事长汤立江笑着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是一家集皖西白鹅繁育、饲养、深加工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自2008年成立以来,每年都在发展壮大,社员从最初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300多户,年繁育皖西白鹅苗一百余万只,出栏的商品鹅五十余万只,加工腊鹅三十余万只,已经成为金安区皖西白鹅饲养加工的龙头企业。
  在皖西白鹅的养殖上,东桥镇地理位置优越,该镇位于江淮分水岭,瓦东、瓦西干渠穿镇而过,淠史杭灌区河渠纵横,提供了天然的滩涂和水草资源,为牧鹅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以往“分散养殖”、“各自为营”、“单打独斗”的模式曾经给这里的养殖户们带来许多难题,比如养殖技术不过关、市场行情不清晰、防病防疫不及时等。
  为更好地发展皖西白鹅产业,东桥镇大力扶持养殖户,积极鼓励该镇的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抱团取暖”,形成产业效应。如今,白鹅养殖大户们采取了连片发展、互相合作、共同发力的新模式,让白鹅产业化得以进一步发展。
  “这样不仅能够优化资源、拓宽商品流通渠道,还能增强个体户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东桥镇分管副镇长李友申说,下一步,东桥镇将打造白鹅产业联合体,“1+N”的发展模式将会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东桥镇也将继续鼓励各白鹅养殖户,尤其是养殖大户加强合作沟通、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东桥“一镇一品”的产业特色,让皖西白鹅在产业扶贫道路上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