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布的多项调查数据显示,6月我国中小微企业经营活动有所降温,成本连续攀升,经营利润和企业信心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为了缓解困难,稳定企业信心和预期,国家近期从金融支持、降低成本、改善环境等方面连续推出多项政策。多位专家预计,未来还将有一批此前政府部署的措施陆续落地,下半年或许还有一次定向降准,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经营。
7月2日,调查对象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的财新中国PMI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原材料购进平均价格创下五个月内最高涨幅,中国制造商成本负担大幅上升。这一走势与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一致。统计局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型企业PMI为49.9%,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继今年2月份后再次落入收缩区间。小型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小幅上升,其PMI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至49.8%。
渣打银行最新公布的6月份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显示,中小企业经营开始降温,三个分项指数中,经营现状指数较5月下降3.1个百分点,中小企业销售、生产和盈利均显露停滞迹象。与此同时,预期指数由5月的62.0降至59.2,反映中小企业对可预见未来的经营前景持谨慎态度。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了企业经营成本正在上升的趋势,渣打银行的报告称,利润率现状指标连续三个月上升后,6月下降5.5个百分点,利润率预期指标较上月亦下降4.6个百分点。尽管6月原材料价格上升,受访中小企业反馈称产成品价格有所下降。受访者预计这两种趋势还将延续,短期内可能会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
虽然经营活动有所降温,但一批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将陆续落地。在央行宣布决定定向降准之后一天,银保监会等五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信用建设等方面提出23条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除了定向降准外,国家还不断推出科技创新支持、减税降费、服务升级等扶持政策,助力中小企业稳定经营和快速发展,提振企业信心。”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表示。记者了解到,仅在国务院层面,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多次常务会议部署相关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包括进一步清理取消经营服务性收费和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大力推动降电价等,其中大部分措施都是针对中小微企业,其中4月18日的会议还专门决定推出7项减税措施,支持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
展望未来,多位专家表示,随着国家此前部署的这些措施陆续落地,可以缓解中小微企业当前经营上的一些困难,而下半年我国或许会继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其中可能还会有一次定向降准。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货币政策下一阶段思路有明显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宏观审慎管理有效承接了货币政策在去杠杆方面的责任,今年货币政策在流动性预期管理方面真正做到了稳健中性,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较为宽裕。针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4月央行进行了一次结构性降准操作,预计下半年再次降准的可能性较高。
本栏稿件均来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