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鼓干劲 脱贫志更坚——贫困户石士俊的脱贫故事

  卢贤傲 韩道权 本报记者 黄雪彦

  “国家政策好啊!要是没有镇上和村里的帮助,也就没有我的今天。”近日,舒城县干汊河镇绕山村贫困户石士俊拉着前来走访看望他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陈忠的手,激动地说。

  家庭连遭不幸,勇挑生活重担

  现年52岁的石士俊家住舒城县干汊河镇绕山村安西村民组,全家5口人,小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拉扯他兄弟姐妹四人长大。1985年,他的大哥因病去世。当时只有十几岁的他和母亲一起苦苦支撑着这个家。

  石士俊20多岁的时候,他家的生活有了好转,两个妹妹也先后出嫁,他也娶妻成家,并有了个可爱的女儿。石士俊夫妻共同操持家务,生活过的十分幸福。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他的妻子因意外溺水而亡。

  失去妻子后,石士俊整日愁眉苦脸。可是为了解决常年患胃病的老母亲的医药费和女儿的学杂费,他决定远赴浙江杭州打工,多挣些钱,补贴家用。2013年春天,石士俊来到杭州一家合资工厂上班。他拼命加班加点干活,在务工不到一年,他就让家中母亲和女儿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然而,灾难再次降临他的身上,2014年的一天夜晚,石士俊下班途中,被后面疾驰而来的小货车撞倒,昏迷不醒。他被送到医院,虽经医生奋力抢救,保住了生命,可是脾脏却被摘除,落下了终生残疾。虽然当时法院判决肇事车辆负全部责任,但这位肇事车司机刚来杭州打工,家里也一贫如洗,拿不出赔偿款。石士俊只好自掏费用住院治疗,他不仅花光了打工积攒下的积蓄,还背了上万元外债。面对接连不断的不幸,石士俊一度消沉过,可当他看见年迈体弱的母亲和幼小的女儿,他又重新振作起来承担起家庭重担。

  身残志坚,摘下贫困帽子

  正当石士俊生活十分困难之时,家乡镇村干部及时向他伸出了援手。2014年5月,经过申请、推荐、评议、公示等程序,石士俊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此,他家享受到了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等多项国家扶贫政策。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家乡四邻经常为他家捐款捐物。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也深入到他家走访,帮助他制订相应的帮扶措施。但是,石士俊并没有完全依赖政府和社会帮助。

  “我虽然家穷,但志不穷。摘掉贫困帽子,关键还要靠自己的勤劳双手,一味地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我必须自立自强。”石士俊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4年底,身体逐渐康复的他又返回杭州打工。但是由于他身体残疾,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很多厂都不愿意要他。

  石士俊没有被困难打倒,决定在外来务工人群聚集较多的地方开个杂货店。说干就干,他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一万多元钱,开起了杂货店。由于诚信经营,生意渐渐火红起来了,不到一年时间,石士俊就还清了外债。而石士俊忠厚老实、吃苦耐劳的品格,也赢得了来自湖南到杭州的打工妹刘俊玲的芳心,不久俩人喜结良缘。婚后,俩人共同经营杂货店,每年收入逾6万元,家庭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也随之好了起来。2016年底,石士俊主动向村里申请脱贫,通过实地调查、核算、评议,他光荣地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如今,石士俊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干劲十足。他准备再申请几万元贷款,扩大杂货店经营规模,搞个快餐店,尽快走上致富路。

 选择年月
<2018年7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国家税务总局六安市税务局挂牌⊙市领导调研三里桥街道创城工作⊙霍山县医保中心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林业局窗口上半年服务对象零投诉⊙净化“大桶水”市场⊙政策鼓干劲 脱贫志更坚——贫困户石士俊的脱贫故事⊙书香伴暑假⊙健康证应成外卖人员标配⊙汤家汇镇:“文化+”模式提升红色小镇新高度⊙叶集区发展电商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