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国家级”阔步迈进——舒城经济开发区破茧成蝶纪实
陈胜 丁建中
日前,舒城经济开发区进入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名单,正式纳入商务部管理序列。从2017年11月份正式启动开发区升级申报工作到今年2月正式进入国家级开发区培育期名单,舒城县正一步一步对照要求,找差距补短板,向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稳健迈进。
充满挑战,唯有自信
该县领导表示,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充满挑战,虽有压力,唯有自信。
自信是因为有着相当的实力。据悉,安徽舒城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12月,2006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历经10多年发展,舒城经济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安徽胜利精密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以中鑫模具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以沃特玛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三乐童车为龙头的童车童床、以快乐蜂食品为龙头的食品加工等一批主导产业。开发区先后荣获“国家农产品价格创新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童车童床示范基地”“安徽省创业基地”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为保证申报升级的成功,该县成立了高规格的工作领导组,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整个创建工作快速、高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修改、完善、审评。同时,积极主动与省、市相关部门对接,通过“压实县直、沟通市直、争取省直”,确保开发区升级各项软硬件条件的落实。
等高对接,全面推进
杭埠,舒城经济开发区上一块璀璨的明珠。杭埠镇党委书记陈宗银如数家珍地列举杭埠园区的发展成就:目前,入园企业总数超过160家,其中上市公司5家、新口径规模以上企业32家、超亿元产值企业2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8家。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沃特玛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以胜利精密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以中鑫模具为龙头的装备制造和华夏幸福杭埠产业新城“三大产业一座新城”的格局。
陈宗银介绍,杭埠开发区做得很早,2003年开始,真正走上快车道也就最近几年的事情,主要是走上了一条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路子;主要是把“服务合肥、发展舒城、等高对接、全面推进”作为主攻方向。
在明确发展定位后,该县下定决心,把招商引资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大项目龙头带动、大产业链条拉动、大平台服务促动来建设现代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联宝电脑落户合肥后,配套商花落谁家,这是各方都在争取的一块蛋糕。其中,胜利精密是联宝的最大供应商,占联宝份额的60%以上。该县密切跟踪胜利精密的投资意向,经过县委、县政府两年的跟踪,并不断优化发展服务环境,后来终于感动了他们,企业不仅顺利落户,而且从试探性地投资3亿元逐步追加到14亿元,39亿元,再到现在的71亿元。胜利精密落户后,联宝的第二大供应商英力电子也不甘落后,并且一大批相关企业、配套厂商陆续跟进,纷纷落户,达到了“滚雪球”式的招商效果。到目前为止,开发区已入驻电子信息企业30多家,配套企业70多家,总投资达300多亿元,基本形成了全产业链闭环。杭埠因此先后被确定为省电子产业集群专业镇、智慧电子特色小镇,在电子信息行业内有了一定影响力。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