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归家话变化

  本报记者 宋金婷 王婷婷

  爆竹声声庆佳节,人勤春早迎新春。地处淮河河畔的霍邱县处处洋溢着春节的喜庆气氛,挂红灯、贴福字……村民们相互问候,表达新春祝福,勤劳朴实的百姓用古朴的方式恭贺新春。“我在外打工两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年三十回家刚到县城,被家乡变化差点搞懵了,以为走错了道,谁知道,仔细一看,没错呀!”这是今年春节期间,从江苏回老家过年的程静在走亲访友时逢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身在外地的游子纷纷回到家乡,在走出家门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同时,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让他们发出由衷的赞叹:街道更漂亮了、公交更方便了、楼房更高了……言语之间,透着对家乡新变化的赞美。

  “这几年变化真大,我都认不出来了,大型商场又多了几家,道路越来越宽阔,到处都是园林绿地,家乡变得干净又美丽。”刘莉对记者说。大学毕业之后就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工作打拼,前几年春节因为工作忙,没能回家过年。这次回到家乡,她的感受特别深刻。“春节回家在火车站下车后,居然找不到南北了,感觉家乡的变化太大,脑袋里还一直停留在几年前的印象,听着身边乘客说着那熟悉的家乡话,心中涌起一丝丝的喜悦。”

  这次回家,刘莉也感受到家乡过年方式的改变,“印象中,往年我家年夜饭大鱼大肉摆满餐桌,腊鱼腊肉轮番登场,一个正月下来,总是要胃疼几次。”今年,家里的年夜饭让刘莉感到了新奇,“嫩黄瓜、西葫芦、蚕豆米、荷兰豆、莲藕……各种新鲜蔬菜摆满了桌,以前满桌的荤菜倒是少了很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老百姓们也越来越讲究养生。“回家一聊才知道身边很多人都‘三高’,家里人生活也越来越讲究绿色健康,像腊肉吃起来都不够健康,不光我们家还有很多亲戚家今年都没晒多少咸货,尝个味道就行。超市里新鲜蔬菜应有尽有,吃什么随时去买,现在平日里吃得都和过年差不多,过年更要注意饮食。”

  “以前我总游说父母到南京过年。这两年,春节放假我更愿意带家人回六安团聚了。”在南京上班的医生张峰离开家乡已有十多年,六安近几年的巨变,出乎他的意料。“前些年春节回来,感觉老家根本没有个城市样,现在看看,大街干净了,公园更多了,夜景更美了,有了大城市的感觉。”张峰说,城市美不美,看看归家的脚步就一目了然,人们愿意回家过年胜过千言万语。

  六安街头的风物景致,让游子感觉这座城市越来越有“都市范儿”。大年初五,张峰一家人去以前偶尔光顾的新华书店看了看,“书店里买书看书的人真多,大人孩子老人,买书的看书的都有,真好,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书店就能感知到。”带孩子到中央森林公园放风筝、到万达组装机器人,全家人一起到南湖湿地公园呼吸新鲜空气……这趟归家之旅,张峰收获满满。“现在回家过年除了打牌聚餐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如果把感兴趣的事都体验一遍,一天时间都不够用。”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近几年六安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骤然增多,六安海洋大世界、万达广场等等都很有档次。再看看最近的新闻,说今年还将有一系列大手笔,张峰现在已经期待明年春节回来家乡又会有哪些新变化。“作为从小在六安长大的人,真的感觉很振奋。”张峰说。

  “家里有啥新变化吗?”对在外的游子来说,每次回到家乡,家乡的变化惊喜不断,从这些变化中,他们感受着家乡发展的日新月异,感受着不断前行的新时代足音。

 

 选择年月
<2018年3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满眼生机日争新——我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纪实⊙暖意融融共度佳节⊙游子归家话变化⊙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我市去年利用省外资金增幅居全省第二位⊙我市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体系⊙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24.34万户⊙用奋斗把蓝图建成现实张传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