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艺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建设新时代幸福六安,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打造文化强市,有赖于正确的价值引领。2017年,六安市文艺战线群情振奋,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学艺术硕果累累。特别在此次安徽省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中,我市有四部优秀作品入选,位居全省前列,入选数量与其他两市并列第一,再创历史新高。
推动文艺创作的繁荣兴盛,是时代课题,也是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今日的六安,正处于绿色发展、跨越崛起的关键阶段。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文学艺术家正应该成为时代精神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以文艺更好地弘扬老区精神、凝聚建设幸福六安力量。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让文艺工作者更有底气,更有信心。我市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弘扬六安地域特色文化,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遵循文艺工作规律,推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竞争力的文艺精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文艺门类,进一步繁荣发展全市文艺事业,为新时代幸福六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