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市12.84万人实现脱贫

  本报讯(记者 谢菊莲)记者近日从市扶贫办获悉,2017年全市实现12.84万人脱贫、232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4.76%。

  2017年,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明确贫困村、贫困户项目需求清单和“十大扶贫工程”项目实施信息,切实提高产业发展类到村到户项目覆盖率。紧扣稳定脱贫大力发展产业。2017年,全市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脱贫、乡村旅游+脱贫、互联网+脱贫、光伏+脱贫、新型经营主体+脱贫、扶贫驿站+脱贫、资产收益+脱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南部深山区推广特色中药材种植,打造“西山药库”;在中南部浅山区推广特色茶产业,打造“六安茶谷”;在中部江淮分水岭地区推广特色经果林,打造“江淮果岭”;在北部沿淮沿淠地区推广蔬菜种植和水鲜养殖,初步形成了产业扶贫“四大板块”。

  全市贫困村与8308个经营主体建立特色种养业扶贫带动关系,带动13.2万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累计在442个贫困村和18.55万户贫困户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28.07万个,累计投入资金21.4亿元。发展光伏扶贫。全市目前累计建设村级光伏电站692个、户用光伏电站58244个,同时计划在234个集体经济收入两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采取户户联建方式建设光伏电站。发展旅游扶贫。全力推进65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村“八个一”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3740万元,建成游客服务中心29个、旅游停车场56个、旅游公厕84个、旅游点62个、农家乐178个。六安茶谷年接待游客超过1500万人次,带动沿线15万多贫困人口年均增收1200元以上。发展电商扶贫,目前全市共有442个贫困村设立电商服务站点,实现了贫困村乡村网点全覆盖。全市近万名贫困户接受电商培训,独立开设网店、微店的贫困户超600家,电商领域从业的贫困人口约8000名,通过电商模式为约10万个贫困户提供代买、代卖、培训等服务,近2000个贫困户通过电商业务实现脱贫。

 

 选择年月
<2018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正风肃纪扬清风 从严治党在路上——2017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综述⊙返乡过大年 结对贫困娃⊙我市竹制品出口逆势增长⊙我市76家企业入选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农家乐”里话脱贫⊙去年全市12.84万人实现脱贫⊙王胜赴霍邱县、金安区看望慰问驻村工作队扶贫干部⊙付新安到霍邱县看望慰问驻村扶贫干部和困难党员⊙霍山县淠源渠治理PPP项目入选财政部示范⊙61320名青年志愿者参与“青春扶贫1+2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