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2015年开始,市关工委会同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团市委,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品学兼优的优秀青少年这一主题,在全市中小学中精心组织开展评选“百名优秀少年”活动。
三年来,全市上百所中小学、数百万中小学生积极参与评选活动,产生了很好的催化、教化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彰显了满满正能量。
层层发动,把活动气氛造热
评选“百名优秀少年”活动的特点是点多、面广、人员多,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及团市委联合发出《通知》,对评选活动的目的意义、条件标准、评选办法、具体要求等进行了明确,同时也对各县区的名额进行了分配。召开四家联席会议及县区关工委主任会,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及时间节点。组织全市近千名“五老”同志深入全市各中小学,实行点对点、面对面的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评选氛围。全市各中小学利用校广播站进行宣传,召开主题班会进行发动,建立微信群进行造势,把评选“百名优秀少年”活动融入到学校整个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形成校校组织评选、人人参与评选的浓厚气氛。
三级考核,把评选工作做优
逐级评审,严格把关。为确保评选活动能好中选优,提高“优秀少年”在群众中特别是在中小学生中具有可信度和榜样性,实行三级考核、公示。在考核中实行乡镇、县区、市三级考核,特别是县区考核,均由四家组织联合考核组对考核对象进行逐一到校考核,并进村入户进行走访,与本人见面。在三级考核的基础上,再进行三级公示,最后形成全市“百名优秀少年”的结果。
宣传表彰,把社会效果放大
在表彰方面,作出表彰决定,通报全市,并在媒体上进行公开宣传,颁发“六安市优秀少年”证书,召开表彰大会进行造势,扩大影响。裕安区还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召开表彰大会,组织彩旗队、锣鼓队,让获得表彰的“优秀少年”披绶带、戴红花,整个表彰会气氛热烈轰重,近千名与会学生代表深受教育和鼓舞,社会影响很大。
宣传方面,有的县区把受表彰的“百名优秀少年”的事迹编辑成书,发放到各中小学作为德教教材;有的县区把受表彰的“百名优秀少年”的事迹制成展板在各中小学进行巡展;有的街道把“百名优秀少年”的事迹做成图文并茂的宣传画放到小区宣传橱窗内进行宣传;还有学校将“百名优秀少年”的事迹写成广播稿在校广播站进行反复宣传,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