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林 本报记者 单姗
刚考完试的孩子们即将迎来寒假,此时,除了关注分数外,家长们、老师们是否有所回顾,过去这一年,学校组织过哪些有意义的德育活动?孩子们都参加过哪些活动?在活动中收获了什么?
去年,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我市各中小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征文比赛、学雷锋活动、校园足球、“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之旅……丰富而有质量的德育活动,正惠及千家万户,惠及每一名学生。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市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做到远期有目标、近期有计划、活动有措施、阶段有总结,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实现课程育人
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各中小学校将课堂作为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保证课时。
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我市多所学校研发了禁毒教育、法制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养成教育、国学经典、地方文化等校本教材,多方位、多形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为有效将德育有机融入、契合、体现在各学科教学之中,市教育局每年组织开展“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和“育人精彩瞬间”征集评选活动,将德育纳入教学研讨及相关赛课、教师技能考评之中,每年参评课件达1000余件。
推进文化育人
近几年,我市各级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校园硬件建设,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如今,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我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建好团、队活动室,学校显著位置及教室内外均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中小学生守则》、图解中国梦等内容。充分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进行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打造“一校一品”,创建“书香校园”,营造德育良好环境。在此基础上,我市每年开展文明校园创建评选工作,有力推动学校德育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促进活动育人
近年来,市教育局积极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多种活动,各项活动都做到广泛宣传,层层发动,校校参与,以鲜明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全面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每年,全市各中小学积极组织中小学生讲故事、演讲、征文、网络知识竞赛活动,师生全员参与。每年均有多名中小学生及老师获国家、省级奖励与表彰,其中网络知识竞赛名列全国前茅。
坚持开展全市中小学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自2014年以来,连续开展四届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各地、各校做到人人参与、班班参与、校校参与、层层推荐选拔,每年都有40多个中小学生代表队、近2000名选手参加市级决赛。
广泛开展“三爱”“三节”等教育活动。比如,开展“爱我家乡”、“三节”主题教育、“创建森林城市”、“市树市花评选”、“创建文明城市”、“水生态教育”等征文、书画及摄影作品评选活动。
通过“墨香书法展示”、“小小百家讲坛”、“书香征文”、“师生书法(写字)比赛”等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每年开展暑期阅读“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征文活动和红色基因进校园活动。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
强化实践育人
我市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节假日、有关纪念日、寒暑假积极开展“寻访红色足迹”“红色之旅”、“走进爱教基地”、“科教之旅”等主题研学旅行活动。通过带领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场馆、烈士陵园、博物馆、科技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在游中有所学,行中有所思,开阔视野,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坚定立志求学、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坚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活动。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经常组织师生志愿者走进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特教学校及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关爱活动,城区中小学校及乡镇中心学校经常组织学生走进“手拉手帮扶学校”,开展联谊活动。市教育局每年坚持评选“校园雷锋”,各地、各校涌现出大批雷锋式的青少年榜样。
积极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我市各中小学校注意教育引导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劳动实践。除了在学校的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中渗透劳动教育外,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