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老区的绿色担当—金寨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陆政 通讯员 方吉杰

  2018年1月1日,六安市从全国32座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首季“十佳魅力中国城”称号。央视在给六安的颁奖词中写道:“绿水孕育瓜片香,青山铸成忠魂热肠。她诞生法学鼻祖,她造就将星辉煌,红魂绿魄大别山,天堂寨美在六安!”这段颁奖词的每一句都与金寨息息相关,摊开安徽版图,六安市仿佛一片润泽舒展的绿叶,静静地躺在长江与淮河之间,金寨县恰好位于这片叶子的“叶尖”,青翠欲滴,生机蓬勃,忠魂热肠是金寨的红之魂,青山绿水是金寨的绿之魄,一路走来,几代人牢记使命,艰苦奋斗,打造了山青水碧天蓝的安徽生态样板,书写了红色老区的绿色担当。

  立足生态交出绿色答卷

  金寨县是山区县、库区县,生态是最大的优势,也是发展的最厚根基。早在上世纪80年代,金寨县委、县政府就提出“刀斧不上山、青黄不下山”的生态保护理念,1996年金寨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69个生态示范区之一。“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金寨视察时叮嘱要好好传承红色基因、推进脱贫攻坚、保护青山绿水,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生态立县摆在五大战略之首,以打造安徽生态文明样板为目标,集全县之智、聚全县之力,多措并举保护环境,致力绿色发展。”金寨县副县长朱宽江说。不懈努力的背后是一串亮眼的数字:PM10始终控制在70微克/立方米以下,年均AQI为59.87,空气优良率达到90.2%,跻身中国天然氧吧;全县出境水质均达到地表水二类以上,天堂寨、马鬃岭等山区均为一类卫生饮用水;各种林木面积超过2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75%,消失近30年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安徽麝重回家园,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砥砺耕耘,方得沃野。2017年9月21日上午,在浙江省安吉县举行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安徽省金寨县被命名授牌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此外,近年来金寨县还先后获得了“中国长寿之乡”、“全国园林县城”、“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首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创建示范区”等称号。

  守住底线展现绿色担当

  “我们金寨县是有名的贫困县,让群众富起来一直是我们最大的奋斗目标,但是,不能为了金山银山就丢了绿水青山。”朱宽江说,这些年,金寨县一路走来,始终坚持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剑指环境突出问题,实招加码,发挥制度和法制的引导与规制,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15年,出台《金寨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划定权限21项禁止类和11项限制类产业发展项目,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入驻。2017年,下发《金寨县2017年绿色农业发展“两个替代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农业生物农药、物理防控替代化学农药、除草剂;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鼓励推行绿色农业生产。同年,出台了《金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6—2020)》,作为地方性法规性文件实施,增强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刚性约束。

  划定蓝天保护红线,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一旦出现较多中度污染天气,就灵活调整企业停产检修时间,合理限产,有效确保全县优良空气质量天数保持在90%以上。

  划定碧水保护红线,全面推行河长制,制定出台《金寨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强梅山、响洪甸水库库区污染排查整治力度,对于依山傍水而居的金寨人来说,水库网箱养鱼是不少库区人财富的来源,地理的骄傲,这里出产的白鲢、鳊鱼、鳜鱼等不仅年总产值过亿,其鲜美滋味更是让周边老饕为之食指大动,然而为了保护好这两个六安乃至合肥的“大水缸”,金寨县全部取缔了响洪甸水库网箱养殖,并将于今年全部取缔梅山水库网箱养殖。

  2016年,金寨县制定下发《金寨县响洪甸水库网箱(库湾)拆除工作实施方案》,先后投入将近5亿元,历时3个月的拆除行动开始了。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金寨县环保局局长陈绍东介绍:“工作刚开展的时候真得很难,得跟老百姓们耐心讲解清楚,为什么从前鼓励养,现在不给养,而且怎么拆、怎么补偿、怎么安置,都得一样一样解释清楚,否则老百姓们拆得心不甘情不愿,那就是我们这些党员干部工作没做到位。”金寨县油坊店乡周院村的王杰在2016年拆除了200多只网箱,现在的他在水库上游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他告诉笔者:“拆的时候心里肯定是舍不得的,但是拆不是为了哪一个人的利益,水质好了,风景美了,大家都受益。”从炎热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季,响洪甸碧波依旧,冬日的阳光和雾气让山更灵动,水更清幽,从集体动员会到入户走访,从促膝长谈到帮助指导转产生计和谋划未来发展,从难理解、难接受到主动自行捞鱼拆箱,老区的干部和群众再一次为了保护生态而发扬了牺牲、奉献的红色老区精神。

  擦亮底色做强绿色产业

  先破再立,亦减亦加。近年来,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上,金寨县除了加强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着力以产业链为支撑,拉长产业链条,丰富产业内涵,一产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猕猴桃,二产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三产全力发展全域旅游,通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着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迈入“生态+”,环境治理收获“经济+”。目前,金寨县省、市、县农业龙头企业达80多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5600多家;2017年,新建成光伏发电、风电装机60万千瓦,先进光伏制造业实现产值35亿元,清洁能源成长为县域首位产业。以红色为主题,以绿色为底色,大手笔描绘金寨全域旅游示范区美丽画卷,全县2017年接待游客超900万人次,创综合收入35.2亿元。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8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红色老区的绿色担当—金寨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新春第一跑 健身动起来⊙“鹅司令”的创业新篇——固镇镇鸿福皖西白鹅养殖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发展侧记⊙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孙云飞在金寨走访慰问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困难群众时强调⊙刘小明来我市调研“四好农村路”运输服务工作⊙叶露中在调研六安茶谷和茶产业发展时强调做靓茶谷牌 做强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