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伤害”了限行桩

  本报记者 储著坤 王丽 文/图

二版限行桩5465.JPG

  为助力文明城市创建,防止机动车随意停放,占用人行道,从2017年12月份开始,市区皖西路、解放路等主干道的人行道上,陆续增设了许多限行桩。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街头设置的限行桩却频频遭到破坏。

  在市区东大街几处路段,记者看到几根黄黑相间的限行桩被连根拔起,露出一个大缺口,一辆轿车从缺口处开上了人行道,本来就不宽敞的人行道,被轿车“拦腰斩断”,影响了市民的正常通行。同样,在市区解放路上,一根限行桩被破坏后丢弃在马路边。在市区多个路段,都存在限行桩被破坏的现象。

  为了防止机动车开上人行道,营造人车分离、各行其道的道路通行环境,截至目前,市区人行道的入口处共增设了1400多根限行桩。据市城管局市容执法支队支队长方进说,限行桩的设置能有效降低机动车乱停行为,尤其在一些违章停车多发路段设限行桩,能有效防止车辆开上人行道,为市民提供安全的通行环境。江浙沪的一些城市,也有增设限行桩防止车辆乱停的先例。然而,这一有效举措,却屡屡遭到损坏。经施工单位粗略统计,市区有数百根限行桩遭损坏。

  记者还了解到,在安装限行桩的时候,也曾遇到不少阻力。“有些沿街商户认为自己店铺门前场地就是‘自留地’,属于自己所有,少数人甚至将门前的小广场、人行道占用。在限行桩安装完毕后,个别商户嫌其‘碍事’,为了方便自己的车子停放,故意将其拔掉。”方进说,这些公共区域,严禁个人占用,更不能随意破坏。

  “限行桩是公共设施,蓄意破坏限行桩是损坏公共财物的违法行为,我们会将证据进行固定,然后会同公安机关处理。”方进说,下一步,将联合公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破坏人行道限行桩的违法行为,同时对受损的限行桩进行修复。

  据介绍,市区小广场、人行道增设限行桩,首先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需要,因为人行道必须恢复行人通行功能,不允许机动车停放;其次,增设限行桩也是出于安全的需要,能有效隔离机动车,防止机动车占用人行道,为行人提供更加安全的通行环境。希望沿街商户,能够理解和配合,共同呵护城市公共设施。

 

 选择年月
<2018年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我市着力破解“有学上”“上好学”难题到明年秋学期城区义务教育学位需求将基本缓解⊙六安火车站广场建设稳步推进⊙谁“伤害”了限行桩⊙婚姻补贴释放出正向激励⊙城区公交加密班次应对春运⊙万元“两癌”救助金 温暖贫困母亲⊙金寨荣膺省妇幼保健优质服务示范县⊙金安区去年进出口总量与增幅居全市第一⊙霍邱法院庭审直播数居全国前列⊙小区“好人路”引领新风尚⊙净化文化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