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道连
雪刚停歇,我便租上车子向扶贫结对户老陈家方向驶去。车窗外白茫茫一片,到处银装素裹,仿佛把人们带入了童话般的世界,感到如此的恬静和安详。
车行不到一小时,便来到离老陈家不远的路口。我下了车,深一脚浅一脚地踏着田埂松软的积雪,向着老陈家走去。刚到村口,大黑狗和小花狗便汪汪地叫了起来。叫了几声愣了愣神又停顿了一下,随即便一前一后摇着尾巴迎了上来。这时,一群正在雪地里觅食的鸡被惊扰了,撒欢似地向着屋檐下墙角边跑去。雪地里留下散乱的爪印,像似国画大师笔下疏密有致的竹叶,充满着灵动和妙趣。
听到动静的老陈便从屋里走了出来,只见他一身羽绒服,头戴鸭舌黑绒帽,精神矍铄。他一看到我便惊讶地问:“这大冷的天你咋来了?”我说:“这场雪下得大,不放心,来看看你住的房子有没有受到影响,生活还有什么问题。”他说:“幸亏危房改造把我的房子翻修了一下,屋里屋外粉刷得跟新建房没啥两样,房子既不漏,住着安全又舒心。”看着我拎着食用油和一幅年画挂历,老陈说:“那么远拎这干啥?俺们现在吃不愁穿不愁,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真好,你们还整天为俺们操心。”我回应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接着老陈把我领到一房间说:“你看,这是为春节准备的年货。”我环视了一下房间,只见上方横跨的木棍,用铁钩挂着一串串腌制的猪肉、灌肠,还有腊鸡、腊鸭、腊鹅以及风干的羊肉。下方靠山墙地方码放着一垛垛还没脱粒的稻谷和小麦,整个房间里弥漫着诱人的腊味和谷物的馨香。
老陈六十多岁,清瘦面颊,中等身材,人很勤劳。两口人承包16亩农田,还喂养鸡、鸭、鹅,农闲时还帮别人加工挑皮子(俗称腐竹)。
回到堂屋,午后的阳光洒了进来,光亮的房间内荡漾着缕缕暖意。我和老陈坐在桌旁继续攀谈起来。我问他:“你老伴干什么去了?”他说:“走女儿家了。”之前,我知道他老俩口就一个女儿,孩子如今在一个城市里安了家,做做生意。老陈家属独女户,所以分的田比别人要多一些。我又问他:“2017年作物收成怎么样?”他说:“2017年收成不算太好,但一亩地一季麦一季稻800多块收入还是有的。另外,国家还按确权面积补助我4000多块。现在政策真好,不仅种粮有补助,养鸡、鸭、鹅也有补助,不讲卖多少钱了,就这方面补助款俺也领到2000多块。2018年打算养肉牛和山羊,那补助就更高了。”
当我问起现在身体状况时,他笑哈哈地说:“上次乡里组织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我除血压有点高,别的都正常。”我说:“那就好,不过降压药要按时吃。”他说:“现在两口子门诊都不收钱了,村里还代缴医疗保险。过去看病怕花钱,小病小灾不去医院硬抗,结果身体搞垮了,农田也荒了,还加入到了贫困户队伍。”接着,老陈连声说:“现在的政策真好!”当我问他生活和生产还有没有什么困难时,他说:“现在没有了,这两年可让你操了不少心。俺实在不知道怎么感激你呀!”我说:“只要你脱贫了,说明我们没白跑。”
话别时,老陈执意要把我送到村口。我走出村庄,走在返回的田埂上,白茫茫的旷野一派素雅和静谧:田里的麦苗是静的,塘里的水是静的,岸上的树是静的,村庄和农舍是静的,就连蓝天上的白云也是静的。这种静是待发的静,是蓄势的静,它们在为春天焕发勃勃生机而积蓄着力量,静静地等待着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