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字号”农产品形成品牌矩阵

  新华社长春1月29日电(记者 郭翔)相比三年前,吉林省德惠市岔路口镇稻农江延侠每公顷水稻能多收入两三千元,“产量没啥变化,但咱吉林大米品牌越来越响,加工厂收购价高了”。

  近两年,吉林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推动整合品牌、打造品牌、宣传品牌,推出了吉林大米、吉林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吉林玉米、长白山山珍和吉林优质畜产品等六大公用品牌,形成“吉字号”品牌集群,而各地区也主动对接“吉字号”品牌,培育打造了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形成了“母子”品牌矩阵。

  吉林积极走出去宣传推介品牌,去年由政府部门牵头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地组织多次吉林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展销宣传活动。“在‘吉林大米’这个公用品牌下,我们企业形成了‘米管家’的产品品牌。”吉林省松江佰顺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明柱说,“吉林大米”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产品打入了广东等南方市场。

  “种品牌”也让吉林农民尝到了“甜头”。洮南市是吉林优质绿豆产区,过去绿豆只能卖给当地粮食收购企业,企业再转手批发出去,农民收益不高,企业也只是赚个“小头”,大部分利润都被省外加工企业和经销商拿走。随着“吉林杂粮杂豆”品牌打响,当地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产品直供给品牌企业,2017年每斤绿豆“增值”0.15元。

  据了解,吉林将突出抓好品牌农产品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建设,形成完整体系,全面覆盖从田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以质量管控保障“吉字号”品牌的含金量。

 

 选择年月
<2018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接种率仅为2%——流行性感冒疫苗为何不“流行”⊙老区人民喜迎春⊙北京千余“电管家”贴近服务煤改电用户⊙吉林“吉字号”农产品形成品牌矩阵⊙2018年中国银行隆重推出家装分期业务⊙中国农业银行六安分行“乐享周六新春乐”信用卡钜惠活动⊙邮储银行信用卡等“礼”来刷(一)⊙工行“AI投”—你的专属投资管家⊙非法证券期货风险警示案例(五)现货交易陷阱多 理性分析擦亮眼⊙工行积分可以兑换啦!您的积分能兑换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