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辰)近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去年以来,我市创新方式、多措并举,多手段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积极营造公平诚信市场环境。
我市先后出台《六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六安市“红黑名单”发布制度》等10余项总体制度,启动全市信用平台二期建设,打造“一网一库一平台”,2017年归集公共信用信息近7000万条。其中,发布12个行业和领域“红黑榜”信息500余条,向省信用平台报送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案例28件,36家市级政府部门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9万余条。2017年在全市范围内评定“诚信经营企业”80户,“诚信经营示范店”205户。在税务领域开展“税融通”服务,纳税人的纳税信用、涉税数据与银行信贷对接,无需抵押、无需担保、以税定信。对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11756户企业,在“守合同重信用”“诚信”企业评定以及申报著名、驰名商标工作中予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