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谈起皮划艇队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他十分感慨。“2015年初我们刚搬到水上训练中心时,因为各类设施都比较缺乏,很多好的苗子都流失了,我们每天只能通过跑步、游泳等基础训练来保持运动状态。”2016年,经过近1年多的沉寂,皮划艇队终于开始发力,当年就在省皮划艇锦标赛上获得了9枚金牌,2017年又获得了12枚金牌。
“目前队里的运动员大多来自阜阳市,尤其以颍上县居多,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因此他们在训练时也格外刻苦,都希望通过这项运动改变自己的命运。”皮划艇队副教练彭廷廷告诉记者,现在队里的这些队员大多都是她和马教练从阜阳农村招收的,很多人刚到队里时还只是个孩子,带着他们一年又一年的辛苦训练,看着他们从小孩子变成了大小伙子和大姑娘,既感到心疼,又感到欣慰。
2018年是已经18岁的张义年入队的第3个年头,3年的刻苦训练让他的双手改变了形状,虎口和食指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也为他换来了安徽省皮划艇锦标赛上连续两年第一名的好成绩。“彭老师来我们学校招生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我,觉得我是个好苗子,我也很感兴趣,但是家里的奶奶和父亲都坚决反对,是彭老师反复地做工作,和家里人沟通,我才有机会来到队里。”张义年告诉记者,来队里之前从没听过皮划艇这个项目,只是为了好玩才决定过来,没想到训练这么辛苦,现在每天要训练5-6个小时,有时候一次训练就要在水面上连续划12公里,将近70多分钟。
“我不仅不后悔来到皮划艇队,反而为当时的决定感到庆幸,如果待在老家我可能和父亲一样当一辈子农民,是这项运动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现在我已经拿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的称号,并被八一队选中,我很感谢教练,也很感谢这项运动!”与张义年同龄的队友郑江山兴奋地说道。一样的年纪,不一样的经历,让他们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和思考,对于大多出生于农村的队员们来说,选择皮划艇这个项目让他们有了与命运对抗的筹码,也让他们在生活中有了比同龄人更多的历练。
体校的训练是枯燥而又艰苦的,而在训练的同时,教练和运动员们还要克服生活上种种困难。由于资金限制,水上训练中心的淋浴设施已坏了很久,夏天还好,一到冬天,经过一天训练的孩子们洗澡就成了问题。刚开始彭廷廷带孩子们到市里的澡堂去洗澡,每个人最少要10元,时间长了,他们就不干了。“教练,洗一次澡10元太贵了,我们负担不起,还是不去了吧。”彭廷廷告诉记者,当时听到孩子们这样说时,她的泪水止不住就流了下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近年来,六安市业余体校包括皮划艇在内的很多项目都在省内各项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其是近三年来,拳击、皮划艇、武术套路、自由跤项目一直位于全省团体前三名行列。
“近年来,随着相关优势项目在全省不断崭露头角,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业余体校的发展也加大了关注,目前,该校新校址正在河西加紧建设中,预计2019年能够正式完工,届时,学校全部项目将回归到新校区。”冯昕告诉记者,目前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帮助业余体校向省争取升格为专业性中专体育训练学校,待省批准后,运动员们就能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享受到每个月900元的生活补助,生活条件将大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