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代表团在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继续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本报合肥消息(查德金)1月22日上午,备受关注的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隆重开幕。连日来,六安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和分组会议,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云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胜,市委副书记、金寨县委书记潘东旭,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主任汪德满等参加审议。市长叶露中等列席会议。
孙云飞说,省政府工作报告充满着时代气息。报告通篇贯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着新时代社会矛盾的新变化,牢牢把握历史的新方位,紧紧围绕十九大对我国未来发展做出的战略安排,按照这样的时间表,一个路线图来系统的安排,开启了我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各项工作。报告充满了务实进取的精神。报告安排部署今后五年与今年工作从本省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我们安徽的基础和安徽的实际特点优势,站位很高,立意很新。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亲临六安视察,两年来,我们坚持以红色来滋养初心,以绿色来追逐梦想,以脱贫攻坚来总揽全局,以改革来激发动力,以严实来努力担当,开创了全市发展的新局面。一是六安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同全省一样,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00多亿元到2017年达到了1200多亿元,年均增长接近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达到11.6%,达到了184亿元,特别是去年增幅超过20%,在全省增速排在第二位,更重要的是我们财政收入质量很好,税收的占比达到了85%以上,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到去年年底接近2500亿元,年均增长达到了16.6%,2017年增幅在全省排到第一位,贷款余额达到1537亿元,年均增长接近20%,去年全社会和工业的用电量增幅都达到了15%,增幅在全省都是第一位,这些硬性指标反映出六安的经济发展质量;六安是农业大市,这几年农业的产量一直保持在300万吨以上,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在全省排在前列,这些都标志着我们六安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二是发展的后劲越来越足。2012年我们固定资产投资只有600多亿元,到了2017年达到1200多亿元,增加了一倍多,年均增长接近15%,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产由20%下降到15%,虽然与全省相比还有差距,但是纵向来看农业比例下降的幅度还是很大,二产三产比例得到提升。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