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未晚 夕阳正红——我所知道的“老新协”

  赵葆德

  我所说的“老新协”,是六安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简称。它是在中共六安市委领导下联络和团结广大老新闻工作者,为繁荣新闻事业服务的群众性团体。其主管单位是市委宣传部,挂靠皖西日报社。它的任务是组织和团结广大会员发挥自己特长,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繁荣我市新闻事业贡献力量。

  2013年5月我申请加入老新协组织,于当年末被接纳为会员,入会后通过学习老新协发的《岁月追怀》等书籍及省老新协主办的会刊“联谊通讯”,并参加了协会所开展的一些社会活动,总体上知道了会员在协会的指导和组织下参加了哪些社会活动,取得了哪些成绩,为市新闻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

  鼓励写作出书

  六安市老新协是全省省辖市11个老新协组织之一。协会成员有80余人,主要由宣传、广电、文化部门的编辑、记者、老通讯员中的离退休人员组成。他们中大多数人是写作高手,被称为“老笔杆子”。读书、看报、写作已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之一。因此协会倡议撰写回忆录,会员们纷纷响应,一个个提笔撰稿,写下了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经验、教训、感受,供后人写作时参考、借鉴。协会将这些文章结集成册,汇编出版。早些年出版了《岁月流华》、《岁月浪花》。近三、四年来又出版了《岁月追怀》及其续集。其中有纪念六安广播开播六十周年、纪念六安电视开播三十周年、纪念《皖西日报》复刊30周年、晴川书法研讨以及会员个人与新闻、广播、电台的喜忧苦乐的精彩生活片段。这些文章为皖西新闻史和新闻业务研究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老新协还鼓励会员写作出书,并为他们出书做好编辑出版的服务工作。协会领导不愧为领军之人。原为皖西日报社党组书记、副总编辑,现为协会顾问的胡传宏同志2014年出版了《皖西风韵》,2015年又出版了《石堂诗词选》;老新协理事、高级书画师杨修嘉老人年届82岁出版了《书法百联》书法集;2014年老新协常务理事、皖西日报社文艺部原主任徐航同志出版了《皮定均将军的故事》,并荣获“安徽省老作家文学贡献奖”。在此前后不少会员已把自己发表的佳作结集出版,仅我所知道的就有协会顾问朱忠礼的《夕阳拾遗》、九十高龄许正英的《茶余饭后》、《怡养轩丛谈》、年届耋耄之年的田准的《记忆·影像·印象》、冯明窍的《冯明窍诗词集》、王余九的《窗口》、沙明的《豆干集》、卫先庆的《躬耕録》、董仁安的《迎春浪花集》、汪月斌的《看海》、晴川的《清心集》等等。这些老新闻著述回顾了作者为党的新闻事业奉献青春的精彩人生,展示了他们为新闻事业、为文学艺术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编辑文化书籍

  老新协不只鼓励、协助会员写作出书,还在市委宣传部支持下,按照会员个人特长组织会员参与编辑出版文化书籍。

  2009年9月老新协出版了《六安新闻志》。该书不仅给同辈人提供了一些有据可查的资料,也让后辈从这些逝去的岁月、尘封的文字里看到萍踪清影,并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2011年10月编辑出版了50.4万字的《六安歌谣集成》,该书充分记录和展示了革命老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大别山区人民的聪明才智,弘扬了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和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2014年春老新协调集众多会员,对征集的两万多条谚语、歇后语进行剪裁、编辑,于2015年6月出版了35万字的《六安谚语集成》,书中收集六安地区谚语6356条、歇后语2802条。为皖西大别山区保存了一份十分难得的珍贵史料。此书获市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13年老新协从征集的3000多幅六安新闻照片中精选出近2000幅经典老照片,印成大型画册《聚焦皖西》。省老新协对此画册评价极高,认为画册“反映了六安市建国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了六安市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面貌。”“是一本史无前例的历史资料集。在安徽省这是第一本,也是六安市老新协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的突出贡献。”(《见省老新协六届四次常务理事大会(专辑)副会长季如成讲话》)。

  2017年元月中共六安市委、市政府倡议在全市开展家风建设活动。老新协会员徐元华、徐航、姚国海、韩安培、刘明朴五位老同志接受了市委宣传部和皖西日报社的委托,将刊登在皖西日报“家风、家规、家训”的上百万字的征稿进行精选,编辑成28万字的《六安好家风》一书。按时上报送审。这一行动反映了老新协成员服务社会、服务大局的奉献精神。

  张在元先生是著名版画家,兼作国画,一级美术师,曾获“鲁迅版画奖”。生前曾任六安地区文联副主席、皖西书画院院长。2017年春老新协本着“为社会服务”的理念,组织会员广寻其画150多幅,经拍照、编辑成册,在市委宣传部支持下于7月份出版了《张在元绘画作品集》,为六安文化美术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开展公益活动

  老新协除了鼓励写作出书、编辑文化书籍外,还积极开展一系列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

  积极组稿参加省老新协的“四项评选”活动。2016年6月省老新协启动了成立28年来举办的首届书法、绘画、摄影、著述评选活动。老新协大力宣传,积极动员,紧密配合,报送的稿件取得很好效果。书法类有晴川、马有彬等6人获二、三等奖;绘画类有曹承芳、朱仕林两人获一、三等奖;摄影类有周仲文、徐斌、郑进取等三人获一、二、三等奖;著述类《聚焦皖西》(集体)、《六安谚语集成》、《岁月追怀》(第三集)三本书分获特别奖、二等奖、优秀奖;老新协获组织奖。这些获奖除颁发证书奖金外,省老新协还指出:这些作品突出主旋律,宣传正能量,体现了老新闻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丰硕成果。

  开展集体深入基层采风活动。2006年以来先后去过六安市各县区。会员们用笔和摄影镜头报道了县区经济发展的成绩。老新协秘书长康渠同志在这方面的报道尤为及时、突出,受到了大家的点赞。

  开展敬老祝寿活动。老新协自成立20年来一直坚持每两年开展一次敬老祝寿活动。对年满90、80、70周岁会员在年末会员聚会时,老新协领导给走上台的寿星会员们戴大红花、拍纪念照、赠祝寿红包、致祝寿贺词。2016年为何晓明等13人举办了祝寿活动。寿星们感慨地说:“老新协给了我们家的感觉,心里暖暖的。”

  开展送春联下乡进社区活动。每年春节前老新协组织协会中书法家写春联、送春联,举办书法讲座。近两年先后到过三十铺镇、苏埠镇、皋城迎宾社区,受到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老新协开展的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远远不只这些。这仅仅是我所知道的,他们“坚持为社会服务,为会员服务的”理念,主动开展各种公益社会活动,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给予了“主动作为,服务奉献”的肯定。

  我参加老新协这几年来,看到了老新协围绕协会“章程”开展工作,明确“任务”做出成绩,协会成员真正地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真正地为繁荣我市新闻事业贡献了力量。这些对我既是教育,又是鼓舞,我将以协会中的老会员为榜样,过好退休生活。

 选择年月
<2018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今年卫生计生重点做好10项工作⊙守护“心灵之窗”⊙图⊙冬季进补羊肉注意合理膳食⊙用眼过度小心“眼中风”⊙警惕“沉默杀手”慢阻肺⊙桑榆未晚 夕阳正红——我所知道的“老新协”⊙父亲的新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