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翟雨琪 孙梅 记者 宋金婷)近年来,我市多举措结合,织好水土保持网,绘出美丽六安绿水青山画。
加快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我市紧紧围绕“生态强省”战略目标和“美好乡村”建设内容,大力开展以生态清洁小流域为主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2017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9.5平方公里,占计划数的112%,修复生态面积202平方公里,占计划数的101%,建设小流域6条,其中生态清洁小流域2条。我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全省治理总面积的30%,位居全省第一,为脱贫攻坚、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打造秀美的人居环境提供基础保障。
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各级水利部门依法对生产建设项目进行监管,严格控制人为水土流失。2017年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32次,包括部省审批的13个项目和市级审批的19个项目的监督检查;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保方案15个;正式启动水保补偿费征收工作,共征收5家单位水保补偿费277.28万元;查处生产建设项目水保违法案件3起。
落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我市被省水利厅列为全省第三个地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目前各项工程任务已基本完成。金安区张店镇洪山村、双河镇草堰村、金寨县麻埠镇全山村被列为省级水环境优美乡村,目前已全部通过验收。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对我市江河湖库水系连通项目资金的投入,2017年水利部投入霍山县淠源渠水生态文明治理一期工程中央资金1237万元,目前已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