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行六安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跟六安市经济发展脉搏,通过深入实施县域行动计划、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开展普惠金融、落实金融精准扶贫等措施,践行大行责任担当,全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了县县有储备、区区有项目、行行有款放的良性格局。
截至2017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187亿元,年比净增60亿元,同比多增16亿元,增量全省农行占比14.2%,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各项存款余额330亿元,年比净增55亿元,同比多增11亿元,增量全省农行占比21.32%,存贷款的增量、存量占比均居系统内第1位。该行近两年增量贷占存平均比例达到111%,两年来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贷款的投放。
支持实体经济 缓解融资难题
实体兴,则经济稳。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农行六安分行紧跟全市经济发展规划,紧盯招商引资、水利交通、文化旅游、教育医疗、棚户区改造、基础实施建设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主动融入重大发展战略,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2017年以来,该行实体贷款新增56.7亿元,系统内增量占比14%,位居第1位,同比上升1个位次。
在政府增信机制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创新应用“金担通”、“农担通”、“税融通”等产品。以“专、精、特、新”优质小企业为重点支持对象,组织实施小微企业三费(水、电、税)摸底工程,建立小微企业目标客户群。对困难企业开展逐户摸底排查,了解企业存在的真实困难,一企一策制订风险化解方案,综合运用收回再贷、连贷通、承贷主体调整、利率下调等多种方式帮助困难企业度过难关。2017年末,全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6亿元,年比净增8.8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申贷率均达到监管要求。
推进金融服务 满足信贷需求
逐年制订县域行动计划,为金融服务“三农”配置专项资源,围绕新型城镇化、美好乡村等建设领域,加大对基础设施、农田水利、文化旅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出了“美好乡村建设贷款”、“农民诚信贷”、“农家乐贷款”、“惠农兴业贷款”、“农户保证保险贷款”、“核心景区乡村旅游贷款”等特色产品。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7年末,涉农贷款余额131.8亿,净增50.9亿,同比多增23.7亿元,增速62%,高于全行平均贷款增速15.4个百分点。
紧跟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强势推进资料简化、利率优惠、还款灵活、费用减免的“农民安家贷”业务,以及“随薪贷”、“家装贷”、“房抵贷—消费”等业务品种,有效地满足了广大居民消费贷款需求,促进了民生改善。2017年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107.87亿元,年比净增35.42亿元,同比多增22.39亿元,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助力脱贫攻坚 践行普惠金融
围绕出台的《金融扶贫2016-2020五年工作规划》、《年度金融扶贫工作意见》和《扶贫攻坚作战图》,完善、修订各层级责任人和目标任务;在派驻扶贫工作队的同时,开展贫困村党支部共建,上门对接金融扶贫需求。先后在金寨县、舒城县投放光伏扶贫贷款2.5亿元,与金寨县人民政府签订了10亿元“扶贫快捷贷”、4亿元“油茶贷”合作协议,直接受益农户将达到4万余户。同时,积极开展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捐赠献爱心活动,与贫困家庭结对、送温暖;多次慰问金寨县花石乡黄堰村、张畈小学、霍邱草楼村等贫困群众和山区留守儿童,先后送去了慰问金、书包文具、书籍和30台电脑,总金额达60余万元。
针对六安约150万人外出创业务工群体,创新性开发了费用优惠的“红色大别山乡情卡”,增强其家乡归属感,鼓励创业者将收入资金能带回家乡,支持家乡建设和发展。至2017年末,已累计发放“红色大别山乡情卡”23.3万余张。加强农村基础网点建设投入力度,将叶集支行升格为市行直管,将霍山黑石渡分理处迁址建立毛坦厂分理处。积极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建设,在张冲、花石等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设立自助银行网点。在重点行政村设立“惠农金融服务室”,在一般行政村布放“智付通”等设备,方便农户取现、转账和查询等。先后在贫困地区设立惠农服务点1034个,乡镇覆盖率100%;建设离行式自助银行15个,布放电子机具1575台,有效构建起支农、惠农、便农的“绿色通道”。
今后,农行六安分行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效服务六安经济,积极支持六安建设,为建设一个实力六安、活力六安、魅力六安、和谐六安、幸福六安,作出更大的贡献。
(陈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