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姓便捷就医加码——我市实施异地跨省联网结算侧记

  朱业江 本报记者 储 勇

  现居江苏省南京市的李利娟(化名)老人如今已年过花甲。曾经的她是原六安市长安总厂的职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线”建设者们一样,她在六安这片红土地上贡献出自己的青春时光和辛勤汗水。退休后,李利娟老人回到原籍南京市安享晚年。

  年龄越来越大,难免会有生病的时候。2017年6月,李利娟老人因身体不适在南京的医院就诊,不幸诊断出恶性肿瘤,第一次住院治疗花费3万多元,医疗费报销的问题就来了:虽然她参保了六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异地居住的她,医疗费用不能实时报销,仍需回参保地六安市办理。

  在2017年7月份出院时,李利娟老人只好全额垫付了这笔医疗费,之后她委托家人从南京赶到六安办理报销医疗费手续。经过受理、初审、复审、复核、结算等一系列报销流程,直到同年9月份,医疗费报销款才汇入她的银行账户。身患重病,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费不菲,又不能及时报销,这成了老人的一大“心病”。

  由于历史原因,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大批“三线厂”落户大别山腹地的六安。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怀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大山深处度过了的峥嵘岁月和无悔青春。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三线厂”大多迁出,职工中的大多数人也回到了原籍定居。同时,在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背景下,一些破产企业的职工也纷纷“落叶归根”。

  据了解,目前我市有4500多名“三线厂”老职工和破产企业退休职工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南京市和上海市为主要集中地,他们的平均年龄达到80多岁。和李利娟老人一样,这类人群发生医疗费用后,需要先行垫付,再到六安“跑腿”报销,因而异地就医实时结算是成了他们最期盼解决的问题。

  “除此以外,对于我市来说,还有一类人群也格外关注异地就医结算问题。”市人社局副局长程耀全说,六安是劳动力资源输出大市,每年大约有150多万人外出务工,由于异地工作加上异地居住,他们对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有着明显的需求。同时,程耀全还介绍,因于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近几年,定居六安的参保群众异地就医需求也在呈快速上升态势。

  群众的需求,就是改革着力点。据市医保中心主任张涛介绍,事实上,为解决异地就医人员的就医报销难题,我市很早就在服务方式上开始了创新。“自2008年起,我们医保中心每年都要组织人员前往南京和上海等地上门服务两次,现场受理异地就医人员的报销材料,现场结报医疗费用。”除了上门服务,张涛说,我市各级医保经办机构还推出一项特色服务——异地报销绿色通道,让异地就医人员“即来即报”。“这些办法从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异地外驻人员,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症结’。”张涛坦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了回应百姓期待,市委、市政府将异地就医结算工作提到了深化医保制度改革、保障民生需求和改善投资环境的高度,从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论证,市人社部门大担探索,主动作为,开启了省内异地联网结算工作的序幕。2013年7月15日,我市成为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就医的首批试点市,率先开通了单项与省会合肥市15家医疗机构实时结算医疗费用服务。

  此后我市异地联网结算工作一直走在安徽省前列……2014年6月15日,我市与合肥、马鞍山、芜湖等城市的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信息系统宣告双向调试成功。紧接着,同年的8月10日,我市顺利完成与省内全部地市的异地就医双向联网结算上线工作。至此,我市参保人员可持社保卡在安徽省15个城市的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费用即时报销结算。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紧接着,国家人社部也就异地就医结算工作明确了“三步走”的目标。在政策的指引和推动下,我市在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压,启动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的探索。

  “跨省异地就医结算,不只联网那么简单,背后还需要强大的系统和技术支撑。”市医保中心主任张涛打了个“比方”,跨省异地就医实时结算需要就像架设一条“高速公路”,实现道路通畅首先要与全国网络的互联互通,其次还需要有服务支撑,这有赖于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经办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值得庆幸的是,前几年我们的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以及省内异地联网结算等工作为跨省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张涛介绍说,正因为如此,今年我市在被列入全省第二批启动基本医疗保险联网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城市后,相关工作进展异常迅速。

  2017年初,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金保工程”核心三版信息系统建设,为参保人员架构了一张通往各地就医实现异地结算的“高速信息网”。二代社保卡是前往异地就医的“通行卡”,通过积极推进二代社保卡发放和应用,目前已经发放500多万张,基本实现了参保群众“人人持卡”。异地就医备案工作是其中的一项核心工作,市人社部门在国家、省有关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文件下发后,第一时间完成备案工作,并随即确定了转诊转院和外驻人员住院登记业务流程。同时,我市强化异地就医业务能力培训,组织经办人员参加多轮部、厅跨省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系统和经办操作培训。

  经过紧张的前期准备工作和严谨的联调测试,2017年7月1日,我市成功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医疗。在此基础上,我市进一步扩大跨省异地结算平台范围。目前已与省内16个市43家医疗机构联网结算医保费用。同时还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近8000家医疗机构提供联网结算住院服务。

  2017年9月份,当李利娟因后续治疗再次住院时,惊讶而又欣喜地得知——跨省异地就医可以实时结算啦!这一次她住院治疗共花费1万余元,实时结算报销了8000多元,她仅支付了自付部分2200多元。“彻底去了这块‘心病’!再也不用全额垫付医疗费用,也不用为报销医疗费用奔波于南京和六安两地了。”

  异地就医告别报销难,持卡直接结算免去垫资压力。截至2017年底,和李利娟老人一样,我市共有659人次享受到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涉及医疗费用总计达1900万元。

 选择年月
<2018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扶贫一线”建支部 “要素下乡”促脱贫⊙为百姓便捷就医加码——我市实施异地跨省联网结算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