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进 张静
在公共道路边的停车位、人行道,细心的市民或许会注意到,停放于此的不少车辆,上面有着“此车待售”、“租赁车辆”等字样。前期,本报记者报道过市区远大幸福里小区,公共广场变成二手车“市场”的事情。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类似的情况并非个案,为何二手车市场屡现“路边摊”,给城市环境造成何种影响,又该如何加以规范?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现象:频现占道经营
近年来,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原本边缘地位的二手车交易,逐步开始红火起来,然而其中不少的交易,都是在“路边摊”成交的。前不久,记者接到市民投诉远大幸福里小区门前,公共广场成为二手车“市场”的情况后,就此进行了深入了解,市容执法部门也就此要求经营户,限期整改。
不过,近日,记者回访发现,问题依旧存在,“久病难医”的顽疾,也让小区物业和业主们烦恼不已。实际上,记者沿着皖西大道五里墩大桥至403医院(东城路)这一段走访,可以看到,二手车的“路边摊”其实远不止远大幸福里小区门前这一处。即便规模较小,可占据的同样是公共车位或人行道。而在城区多条次干道,同样有类似的情况存在。
探因:缘何路边“支摊”
在走访中,记者注意到,多数二手车经营户并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对。“店面就在这,车子不在这停,我搁哪儿停?”有经营户这样回应记者的质疑。而这样的“回应”代表着多数二手车经营户的想法。跟随市容执法部门对二手车经营户的走访中,记者听到这样的“抱怨”:“自家门店前方的停车位,凭什么不让我们停?”、“在这儿经营多年,一旦搬家,影响生意怎么办?”
据介绍,目前,我市有六家合法、经政府相关部门审批的二手车交易市场,“有易达、大众、新永泰、万景、六安亚夏以及安徽金三角二手车交易市场。”市容执法支队负责人方进告诉记者,经营户完全可以进专业市场经营。那么为何二手车经营户偏要选择“路边支摊”呢?有二手车经营户坦言,经营的是小本生意,如果进市场,相应的停放及管理费用,也是一笔成本支出,对于他们而言,难以承受。
破解:疏导结合
不过,在管理部门看来,经营户遇到的难题,并不能成为占道经营的充分理由。还公共停车位、人行道以公共属性势在必行。“举报很多,处理多次,可就是难根治。”市容执法支队三片区负责人张家祥坦言,清理二手车“路边摊”遇到诸多难题。
多部门联手,疏堵结合或许才能找到解决之道。方进坦言,仅仅依靠市容部门,问题很难得到妥善解决,一方面联手交警部门,采取强制拖离占道经营车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积极宣传、引导商家,进入市场规范经营。
“作为小区物业,我们很希望能够尽早进行清理,毕竟关系到业主们的切身利益。”远大幸福里小区物业负责人李方飞表示。目前,市容执法部门及辖区交警部门再次要求沿途二手车经营户自行整改,本月下旬即将开始全面清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