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甘肃陇西贫困户李守奎的脱贫路

  新华社记者 王朋

  “您觉得什么是好生活?”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首阳镇三十铺村,记者问村民李守奎。

  “好生活就是家庭吃饱穿暖,手头有余钱,精神头也好。”这位憨厚朴实的西北汉子不假思索。

  李守奎今年58岁,家里6口人,母亲82岁了,爱人多病,3个儿子都是大学生。他家是三十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他告诉记者,靠中药材育苗和种植,2017年他家纯收入3万多元;自己在外地做中药材育苗技术指导,年收入6万元。“现在家庭年收入超过9万元,2018年就能脱贫。”

  可在十多年前,李守奎却连孩子要去县城上学的10元路费都掏不出来。当时,家里的十几亩地种了小麦和玉米,年收入也就6000元左右,爱人因病动了两次手术,花光了全家的积蓄;大儿子读大学一年的花费又是几千元,二儿子在县城读高中,午餐只有5毛钱一个的馍馍。

  “那时候我都急哭了。”想起从前,李守奎擦了擦湿润的眼角,“我只能出去打工。”

  可一年3万多元的打工收入,并没有缓解家庭境况。2014年爱人大病动了第三次手术,两个孩子还在读大学,家庭顿时陷入困境。照顾多病的爱人和年迈的母亲,供两个儿子读大学,这些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都压在了李守奎身上。

  2014年,在当地政府和农业合作社的帮助下,54岁的李守奎参加了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凭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在家里12亩地里种起了党参、黄芪等中药材。通过活学活用,他成了当地有名的育苗技术能手,还远到吉林桦甸和甘肃庆阳等地指导中药材种植。

  有了技能,李守奎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2016年,李守奎换掉住了20多年的土坯房,盖上了一套2居室的瓦房,家里也添了一辆农用“三马子”(机动三轮车)。

  像李守奎这样脱贫的农户还有很多。“2014年全村800多户村民有246户是建档立卡户。近年来,凭借中药材种植、育苗、粗加工等方式,到2017年实现脱贫的有154户。”三十铺村村支书梁想成说,中药材已成为三十铺村村民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

  甘肃陇西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有“西部药都”之称。当地通过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2017年陇西县3815户贫困户中有1671户达到贫困人口特色产业退出验收标准,占拟退出人口的43.8%。

  “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大家只要好好干就能过上好生活。”李守奎说,“幸福不会从天降,好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

 选择年月
<2018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好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甘肃陇西贫困户李守奎的脱贫路⊙“帮兄弟回家”⊙安徽启动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农作物“喝中药”甘肃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河南启动畜牧业污染源普查⊙刷邮储银行信用卡加油8折优惠啦!⊙中国农业银行人民币(外币)整存整取定期储蓄⊙中国银行“中银集采通宝”业务简介⊙工行“AI投”—你的专属投资管家⊙非法证券期货风险警示案例(三)诱骗投资“新三板”,非法经营受刑罚⊙工行积分可以兑换啦!您的积分能兑换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