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岭桃乡”串起农旅融合产业链

  本报记者 程传军

  为打好脱贫攻坚战,裕安区狮子岗乡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统领农村工作全局来抓,制订切实可行的扶贫计划、目标和措施,积极培育扶持壮大主导产业,形成以产业为基础,农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探索出了一条典型的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之路。

  “我们将致力于绿色振兴,打造江淮果岭核心区,实现产业再集聚、科技再创新、保障再加强、融合再深化,以桃产业为基础,农旅融合发展,努力把狮子岗乡建设成为脱贫致富产业的‘果岭桃乡’。”据该乡党委书记叶炳如介绍,近年来,该乡通过培育壮大和发展桃产业经济,推动了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了脱贫攻坚的强基固本,为贫困农民稳定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调整产业结构 打造“果岭桃乡”

  狮子岗乡位于江淮分水岭地带,过去由于水留不住,很多荒岗荒坡成了“不毛之地”。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该乡充分利用丘岗山地特有地貌和茶谷沿线的区位优势,立足桃产业科学统筹规划,力推农旅融合发展。2014年以来,该乡充分利用外来种桃大户带来的技术、市场和管理,发动大户小户贫困户广泛种桃,桃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全乡种植面积达3万亩。其中,新华村核心区连片面积1万多亩,该村通过山地流转、种植和劳务经济,有45个贫困户直接受益,50余户间接参与相关产业和建设增加收入,户均增加收入6000余元。该村于2016年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目标,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2017年村集体收益达到8万元。

  为做大做强红桃产业,该乡红桃种植先后成立了福源、一心等多家合作社。2015年,由乡科协牵头专业合作社和种桃大户,组建了狮子岗乡红桃产业经济协会,乡党委批准在协会建立了党支部。党建引领脱贫攻坚,走协会+合作社+基地+大户带贫困户助推脱贫的模式。协会把种桃户组织起来,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市场,形成群体抱团发展引领市场。力争在两年内通过品种改良、标准化生产,扩大红桃种植面积到4万亩,打造江淮果岭桃乡。

  去年,该乡狮子岗村一心合作社新引进的新品种红灯笼等果品已经挂果上市,开启了果品错季节上市的新格局。协会党组织积极宣传发动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桃园务工、参加合作社和产业协会、直接种桃、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销售农特产品等途径增加收入。协会于去年注册“狮果岭”牌新华大红桃。同时,新华红桃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新华村获评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全国旅游扶贫示范村。

  打好农旅融合牌 持续增收有保障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基础配套须跟进。狮子岗乡着力打造六安“茶谷”线上的“桃花仙谷”,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同步改善区域内食、住、行等基础配套,景区整体面貌实现质的改观,确保游客来得了、游得乐、住得下、吃得好。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8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孙云飞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讨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开创幸福六安建设新局面的决定⊙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指数连续四年达标⊙市第一、二批省级水环境优美乡村通过验收⊙我市4产品新获生态原产地保护⊙全市首家护理型特困供养机构揭牌⊙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实现增收节支⊙“果岭桃乡”串起农旅融合产业链⊙市场升级 助力创城⊙你养我小,我照顾你老——90后养女辞职回家照顾患病爷爷⊙我市紧急拨付2000万元支持农业生产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