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姗

程晋德主任在血液净化中心查房,了解患者病情。记者 张尊睿 摄
肾乃生命之本。若没有肾脏的排毒功能,我们的身体就会被毒素吞噬。对于尿毒症患者以及需要血透治疗的肾衰患者来说,血液净化中心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血液透析机,又被称为“人工肾”。是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在透析膜两侧呈反方向流动,凭借半透膜两侧的溶度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通过弥散、对流、吸附清除毒素;通过超滤和渗透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同时补充需要的物质,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通俗地说,就是把患者体内的血液引流出来,经过过滤、清除毒素,重新流回人体。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无论从环境设施,还是从管理能力方面来说,都得到了许多血透病人的称赞。
据了解,六安市二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目前拥有血液透析机27台,可开展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床边持续性血液净化、腹水浓缩回输等各种治疗,有一支技术精湛、操作熟练的医疗护理团队。
从住院病房穿过一条安静的走道,“血液净化中心”六个蓝底白字的标牌显示血透室就在这里。一边是病人通道,一边是医务工作人员通道,“进门请按门铃”“蓝色鞋套、口罩”……严格管理从门禁制度开始,只为更洁净安全的血透治疗空间,跟随肾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程晋德的脚步,记者看到,一个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整齐地摆放了27张病床,每张病床的床头都装有一台血透机,血透机正不紧不慢地工作着,人体中的血液通过管道流进这个堪称“人工肾脏”的血透机,经过过滤,再缓缓流入患者体内。
程晋德主任告诉记者,近年来,肾脏疾病高发,尤其需要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越来越多,这与人口老年化、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越来越多、生活习惯、环境以及滥用药物有一定关系。肾脏是人体的代谢和排泄器官,人体生命活动产生许多代谢废物,一旦肾脏这个器官生了病,那么就无法将毒素和废弃物排出体外。因此,肾病病人需要通过血液透析排出体内的毒素,从而保证人体机能的正常运作,血透机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记者在市二院血液净化中心看到,为消除透析病人的心理压力,这里配有空调、液晶电视、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方便快捷。处置间、污洗间、更衣室,区域布局合理科学,为减少交叉感染,病房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分区,设有透析A区和透析B区,实行感染区和非感染区隔离,避免人为污染。
为保证病人能够得到充分透析,保证透析时间,早班护士7点到岗,下午班护士1:30分到岗。中心为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开展血透绿色通道,不论节假日,或是白天黑夜,均设有血透室医生、护士急诊值班制度,受到患者和社会的高度肯定和好评,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由于一次血透时间需要四个半小时,作为血液净化中心的医护人员,每天早晨7点必须到岗,预检设备,冲洗管道等,保证7:30分准时迎接上午首批血透患者的到来。为了让晚间急诊病人能够及时、安全透析,夜里十一点下班是常有的事。王芳煜是一名年轻的女医生,也是两个宝宝的妈妈,虽然家住较远,但只要夜间有急诊病人需要紧急透析,一个电话随叫随到,“我爱人工作在外地,有时夜里有急诊病人,路上确实有些害怕,很多次,都是我的公公骑车送我来医院”。
“护士,我想喝点水”……“护士,麻烦帮我的饭菜加热一下”……市二院血液净化中心成立时间早,主要服务本地及周边地区的肾病病人,并有效地帮助他们控制病情,许多肾病病人每周需要进行2到3次的血透,而且一次透析需要四个半小时,期间,患者的生活需求全由护士来照料,因此很多患者和护士之间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这里接受透析的高龄老人,由于患病,经常造成大小便失禁,这时就需要护士们及时清理粪便,帮助患者擦洗身体。
医者仁心。说起接受透析的患者,王芳煜无比感慨:“每一个尿毒症患者的背后,都有一个无奈的故事。尤其是他们大多无尿或少尿,因而必须控制水的摄入。口渴成为常态,当喝水成为奢望,这是他们每天都经历的痛苦”。为了给在这里透析的患者提供各种优质服务,医护人员为病人提供免费午餐,健康咨询,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等,提供精心的治疗和护理。
程晋德主任告诉记者,该院血液透析中心在我市率先开展终末期肾病、急性药物中毒、急性心衰、急性肾脏损伤的血液净化诊疗。熟悉掌握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等多种治疗技术,能熟练进行临床股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及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术、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等,提高了终末期肾脏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