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平 傅孝维
作为“中国龙虾之都”的江苏省盱眙县,在龙虾养殖、加工、餐饮、节庆文化等各方面都卓有成效。龙虾是富民产业,全县龙虾产业已带动10万人就业,每8人中就有1人从事龙虾相关产业。小龙虾缘何成就大产业大品牌,考察中我们深刻感受到:
一是政策扶持有力度。盱眙龙虾是盱眙重要的地方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淮安市和盱眙县出台政策奖励措施,对建立龙虾种苗繁育体系每项目补助20~50万元不等,对千亩以上特色生态渔业养殖基地建设每项目补助50万元左右,对稻渔、稻虾综合种养每亩补助300元和单体项目最高补助150万元等。2006年,盱眙县委、县政府决定兴建盱眙龙虾博物馆,这是盱眙“中国龙虾之都”标志性展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座以“龙虾”为主题的博物馆,总面积1400平方米,共分“秀水青山、天成奇虾”“龙虾美食、香飘华夏”“龙虾节庆、蜚声中外”及“龙虾产业、创富天下”四个展区,以丰富、翔实的资料,系统地介绍了盱眙龙虾的独特之处。2015年,盱眙县委、县政府在盱眙技师学院商贸旅游系专业基础上创建盱眙龙虾创业学院,设置龙虾养殖、烹饪、市场营销、现代观光农业四个专业,打造教学课堂、培训讲堂、实习训练三个阶段教学基地,定期举办创想课堂、创新创业论坛、创业指导讲座、SYB创业培训班等,助推产业升级,弘扬龙虾文化,全方位打造盱眙龙虾金字招牌,在龙虾产业发展中发挥“发动机”作用。
二是创建品牌有特色。盱眙龙虾是中国第一例活体动物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名菜。“盱眙龙虾”品牌价值达169.91亿元,是产业发展的最强引擎,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引导作用。“盱眙龙虾”作为餐饮行业中的创始品牌,在餐饮市场拥有第一号召力和影响力。龙虾加盟店已经超过2000家,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广东等20多个省市。盱眙“十三香”龙虾调料品牌历久弥新,其独特优势已经成为盱眙龙虾产业的护花使者。
三是构建机制有保障。全国首创的龙虾协会、龙虾产业发展局、龙虾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龙虾产业研究院“四位一体”运作机制,为龙虾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龙虾协会顺应社团改革的新形势,优化运行体系,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维护并提升加盟企业和消费者对“盱眙龙虾”的忠诚度和信任度,保持品牌的生命力。盱眙县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省率先创新发展虾稻共生的“龙虾+”综合种养模式,达到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实现“一只虾”带动“一片稻”的综合效果。目前盱眙县“虾稻共生”种养面积13.5万亩,年产龙虾6万吨,亩产生态稻谷400千克,“虾稻米”较常规“一麦一稻”净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每个乡镇都有1-2个百亩连片龙虾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四是强化营销有市场。以节促销,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已经成为中国节庆的成功典范。龙虾节庆不仅铸造了一块金字招牌,而且成就了一个龙头产业。每年的龙虾节都会有文化主题性质的文艺演出和富有历史厚重感的原创性节目,大型群众文体表演暨开幕式、登高望远大型文艺晚会、万人龙虾宴、虾神争霸赛、山地音乐节等等。文化促销,由盱眙龙虾产业发展带来的原创歌曲、书画和小盱、小眙卡通形象等文化产品,让盱眙龙虾产业发展更具文化气质、文化高度。“中国盱眙龙虾节”暨万人龙虾宴入选世界吉尼斯纪录。全国第一部以龙虾为主题的电影《泡菜爱上小龙虾》即将上映,必定像盱眙龙虾一样香飘天下,红遍中国。电商促销,盱眙县敏锐发掘“互联网+商标品牌”商机,与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全面合作,在淘宝开设了“特色中国盱眙馆”,2017年盱眙龙虾有望完成网络销售超亿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霍山石斛是十大皖药之首,与盱眙龙虾最具关联性的当数霍山石斛。盱眙是“中国龙虾之都”,霍山是“中国石斛之乡”。盱眙龙虾、霍山石斛都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盱眙龙虾”品牌价值达169.91亿元,
霍山石斛品牌价值38.19亿元。两者具有无可比拟的相关性,据此提出石斛产业发展相关建议。
一是找准产业定位。霍山石斛是十大皖药之首,真正要把霍山石斛作为中国独一无二的安徽大中药产业、安徽大品牌来定位,作为六安市支柱产业来定位,作为绿色发展经典产业来定位,高规格定位,高起点规划,出台市级霍山石斛产业发展十年规划。
二要加大政策支持。尽快解决霍山石斛食药同源问题,入选《中华药典》;制定霍山石斛标准;政府每年拿出2000万元以上资金成立霍山石斛发展基金,对种苗培育种植、规模石斛基地建设、电商节庆展览营销、品牌认证、新产品开发、国际贸易、基础和应用研究以及标准制定等给予奖励;提供金融支持政策,对利用土地流转建立石斛基地的经营权、驰著名商标、全国守重合同单位实施融资贷款;健全可溯源制度,大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霍山石斛品牌信誉。
三是加快体制创新。建设霍山石斛城,设立和成立霍山石斛发展管理局、霍山石斛博物馆、霍山石斛产业学院、霍山石斛检测检验中心、霍山石斛协会等一系列相关机构,共同推进霍山石斛产业发展。在政府领导下,建立食药监、工商质监(市场监管)、农委、商务、财政、发改、科技、金融等部门联合协作机制,实施“双百亿”(品牌价值、产业产值)工程,推动石斛产业成为霍山县第一产业和六安市主导产业。提高霍山石斛产业化水平,建立和完善霍山石斛快繁体系,通过科学手段进行霍山石斛种质资源的种类鉴定,保证霍山石斛产品植物来源的纯正性,满足医疗保健用药和制药企业用药需要。
四是强化品牌支撑。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商标+种源种植基地+农户+龙头企业”模式,强化和规范霍山石斛地理标志商标运用,严格按照“六统一”规范运用地理标志商标。鼓励龙头企业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和申报驰名商标;进入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中方地理标志产品清单;创建全国霍山石斛知名品牌示范区和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实施“互联网+”工程,与阿里巴巴、京东、淘宝等电商巨头合作,开设“中国霍山石斛馆”,用品牌和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举办中国霍山石斛文化节、国际性霍山石斛学术交流和产品推介活动。拍摄霍山石斛电影宣传片,聘请名人在央视做大型商业广告,发展霍山石斛小院等农家旅游景点。
五是加快产品研发。精准招商引资,引入央企,开发新产品。与省内外知名大学合作,广聚各方面专业人才,加强霍山石斛国家实验室建设和产品研发设计,分析检测霍山石斛有效成分,大力开发霍山石斛旅游食品、小包装零食、饮料、胶囊、礼品等适合广大消费者高中低档次系列产品。
六是延长产业链条。要延长霍山石斛产业链,从育种育苗、栽培种植、基地建设、病虫害防治、收割初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研发、检验检测、线上线下销售、包装设计、文化创意、品牌规划、广告宣传等方面实施综合策划,确保链条上各环节协调发展,实现共享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