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赶到那里都是11点多钟了。我们用一辆车开道,一辆车拖奥迪车,另一辆车断后观察情况,一直弄到深夜2点钟才上床休息。”回忆起当晚的救援,朱贤明仍显得有些疲惫。
“车主当时就拿出2000块钱表示酬谢,说是充当油钱,被我们婉言谢绝了。我们的救援纯粹出于人道主义,不是为了牟利。”朱贤明说。
在朱贤明等人的救援过程中,像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3号下午,磨子潭镇胡家河村一个一岁多的小男孩突发疾病,出现休克昏迷状态。孩子的家长情急之中四处求援,后来听人介绍才从网上查到了救援队的电话。朱贤明接到求救后二话没说当即调度安排了4辆越野车冒着暴雪从白沙岭路段开了上去,并且联系县医院开通了“绿色通道”,前后历经两个多小时把孩子送到县医院,医护人员立即组织对孩子进行会诊、抢救,终于让他转危为安。“对于我们来说,求救电话就是命令。既然求救,那肯定就是遇到了难事、急事。”朱贤明说。
3号晚上7点多钟,该县与儿街镇石河村一对夫妇新买了一辆新款雪佛兰赛欧车。因为是新手,加上雪太大路面打滑,车开到了路边的水沟里。接到求救后,朱贤明带着两辆车三个人赶往事发地。在将这对夫妇的新车拖上来后,他们因为心有余悸,不敢再动车,请求帮忙将车送到修理厂。朱贤明等人立马安排随行的救援队员开上这辆新车,充当护送“使者”……
在我们和朱贤明挥手告别的时候,车载广播传来了最新的气象预报,“明后天仍将有小到中雪。”
“估计又够你们忙的了!”我们笑着打趣说。“没关系。只要有求救,我们就会去帮忙。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使命。不然的话,就忘记了成立救援队初心!”朱贤明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