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蔡广军:
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特色产品不仅是六安特有的资源,而且产品本身凝炼了六安的气候、土壤、历史和文化传承,具有巨大的开发和保护价值。目前,六安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0多件,其中,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
市政协委员蔡广军认为,对特色产品进行挖掘保护和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不仅可以保护品牌不被侵犯,还可以在产品推广中使六安拥有定价权,更关键的是保护特色产品高附加值不被蒸发。通过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许可使用,使特色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度提升,使农民收益成倍增长。同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幅射拉动力将更强。
蔡广军建议,加大注册力度,根据“谁注册、谁先使用、谁先受益”的原则,鼓励引导行业商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和企业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行保护,不仅是对产品品质的保护,而且是对原产地知识产权的保护,更是对原产地特色和文化保护。
此外,还应完善政策规范,大力推广使用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完善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发展奖励政策,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工业化。 (本报记者
储著坤)
市政协委员张本友:
塑造皖西白鹅靓丽名片
皖西白鹅饲养量居全省之首,羽绒产量大,加工贸易快速成长,鹅类深加工不断推进,产品多样。另外,皖西白鹅腌制品是我市的地方特色,已有10多个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但皖西白鹅的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缺乏连接基地和大户的龙头企业,品牌发展有待加强。
市政协委员张本友认为,可以从建设白鹅博物馆、白鹅文化研究院、白鹅艺术体验馆、乡村白鹅书屋等方面进行探讨。推出全鹅宴餐饮,打造最具特色的餐饮体验。通过系列产品的销售带动养殖、加工、研发等方面的发展。此外,还要加强文化宣传力度,通过文化与产品的相互融合,加快打造皖西白鹅特色品牌。
张本友表示,做强白鹅产业链,升级我市皖西白鹅文创产品,为我市白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既是响应中央号召,也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推动我市生态文创产业集聚发展的要求。如此一来,才能使皖西白鹅真正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一张靓丽名片。
(本报记者 储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