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崔玲:
探索实施“时间储蓄”养老模式
随着老龄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养老问题的严峻性日益凸显。同全国一样,截至2016年年底,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10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8%。我市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养老机构资源不足、养老护理人员紧缺等问题也更加突出。如何解决好养老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时间储蓄”养老是指低龄老人在其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去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其服务时间将存入“时间银行”系统的个人账户内,“时间银行”将会把参与人员的服务时间统计并贮存起来,并颁发一张“时间银行卡”,在未来如需要他人照顾时,可取出使用,“时间银行”机构会在核实信息后,指派义工前去照顾,提供服务。
崔玲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这体现了政府对养老事业的重视。她建议,政府主导,吸取外地“时间储蓄”养老模式经验,根据我市特点,出台全市“时间储蓄”养老实施办法,以政府公信力作保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专家团队对“时间银行”组织机构进行合理的评估与准入,对服务提供者进行培训,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当然,政府也可以委托社会公益组织建设养老“时间银行”,并成立县区指导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在全市形成正规的、有组织的、便捷的服务网络,便于老年人就近参与和兑换服务。
市政协委员汪琴:
建议开设“青年创业绿色通道”
“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是青年创业的保障。建议在全市开设‘青年创业绿色通道’,为青年创业者提供项目、土地、金融、人力资源等一站式优质高效服务。”市政协委员汪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一大批青年创业佼佼者,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但资金短缺、经验缺乏、政策扶持不强等问题,让广大青年创业者困难不少,青年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
汪琴建议,加大服务,优化青年创业环境。发挥青联、青企协、青创协等团属社会组织作用,凝聚更多社会组织、社会人才和社会力量,实现团组织在服务青年创业中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加大宣传,营造青年创业氛围。通过青年创业大赛,提高全社会对青年创业的关注度、支持度,引导更多青年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热潮。加大培训,提高青年创业技能。通过分类细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创业培训的质量。
汪琴还建议,加大支持,降低青年创业风险。比如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落实好小额贷款扶持,创新担保方式,开发“青”字号专属金融产品。加大保障,建设青年创业平台。建立健全以党委牵头、相关部门实施、“两代表一委员”协商、社会各界参与的青年创业机制体制,强化青年创业保障,汇聚各方资源,促进企业、政府、社会、资本四大要素全方位支撑。
市政协委员马国勇:
简化贫困人口就医申请手续
扶贫先“扶”健康,“医”贫先医疾病。贫困人口中很大一部分家庭是因病致贫。我市实施的“健康脱贫工程”中的“两免两降四提高一兜底”大大减轻了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
按照要求,贫困户在就医时需带“三证一表”,即身份证、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证、医疗服务证和就医申请表。“三证一表”能够保证“精准施策”,但在实施过程中,也给众多贫困患者带来不便,具体表现为:就医申请表对就医贫困人口的身份重复认定,贫困户就医时在“医院-村-乡镇”三点之间来回奔波。
市政协委员马国勇建议,简化贫困人员就医申请表。将就医申请表格内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对贫困人口身份认定两栏简化,只在“三证”信息与健康扶贫网络系统里电子信息不一致时,通过这两栏的认定来核实贫困人口身份,如果一致,则不需要。强化健康扶贫网络系统作用。贫困人口入院登记时,利用健康扶贫网络系统里的电子数据核实人员信息并登记、跟踪就医情况。同时,加强卫生部门与扶贫办的沟通协作。就贫困人口数据变更,扶贫办及时反馈给卫生部门,卫生部门根据扶贫办提供的变更信息,定期完善健康扶贫网络系统,减少贫困人口电子数据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