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肩挑重担 纤手捧亲情——好媳妇张成翠用爱撑起苦难家庭

  卢贤傲 本报记者 黄雪彦

  在婆婆眼中,她是孝顺的儿媳,在丈夫眼中,她是贤惠的妻子,在女儿眼中,她是慈祥的母亲,在妯娌眼中,她是善良的姐妹,在邻居眼中,她是勤劳的农村妇女。面对久病瘫痪的婆婆和智力障碍的养女,她以柔肩担起不幸的家庭,用纤手捧给家人一片亲情,她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感动着周围的人们。她就是舒城县干汊河镇朝阳村村民张成翠。

  张成翠自1987年结婚后,与丈夫恩爱,对婆婆孝敬,对妯娌和睦,对邻居热情。她做事麻利,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前些年农村承包责任田到户不久,大家小户都有承包田地需要耕种。农忙季节,她在做完自家的农活后,经常主动帮缺劳力的邻居插秧、割稻。农闲时节,她都会用毛线钩几双棉鞋或做几双绣花的拖鞋送给自家的兄弟姐妹和亲属邻里,深得亲友邻里们的好评。后来,随着婆婆年老体弱,又不幸遭遇了一场疾病,一直瘫痪在床。面对病瘫的婆婆,张成翠和妯娌们轮流到婆婆病床前悉心照料,只要家中有什么好吃的她都少不了婆婆的一份。

  二十多年前的一天夜里,有人用竹篮装了一个还没满月的女婴放在了张成翠家门口,点燃了一挂鞭炮后,那人就走了。等张成翠起床时,那人早已不见了踪影。看着竹篮中嗷嗷待哺的婴儿,瞪着一双圆圆的渴求生存的大眼睛,善良的张成翠没有丝毫犹豫,连忙把孩子抱回了家中。收养了女孩后,她和丈夫一起共同精心呵护,从此家中多了婴儿的啼哭声,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快乐。然而女孩到来之后不久就开始感冒发烧咳嗽,持续的高烧不退,尽管她和丈夫竭尽全力悉心照顾医治,最终还是因为药物中毒落下了智力和语言障碍,被确诊为三级残疾。为此,张成翠与丈夫一度感到精神崩溃,但最终夫妻俩还是平静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当时,也有很多关心她的人劝她放弃这个女孩,可善良的她却始终没能狠下心,相反,她坚持把女孩留在身边,继续治疗。“孩子的命已经够苦了,我们要是再把她抛弃了,她可咋活啊,只要我在这个世上活着一天,我就要照顾她一天。”张成翠说。

  在随后的几年里,张成翠的丈夫又患上了慢性糖尿病,她自己又因患胆囊炎做了胆囊切除手术。由于不幸接二连三的降临,张成翠一家从此过上了苦难的生活。张成翠夫妻俩治病花费很多,加之收入减少,致使家中负债累累。尽管如此,张成翠考虑到丈夫饮食需要营养,她每天都要早起为丈夫另做早餐,做丈夫能吃的豆制品和面条,然后再做自己和孩子的早餐。就这样,长时间忙下来,本来就病弱的张成翠被折腾得又黑又瘦。

  但是,张成翠并没有向命运低头。相反,她为了挣钱贴补家用,在离家不远处的公路边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一家老年人用品店,每天起早贪黑忙碌着,一年下来,收入接近两万元,逐渐使家里的经济有了好转,并且还清了外债。2013年,按照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伤残三级以上的家庭可享受特别扶助,镇村干部及时给她家办理了享受特别扶助金手续,她家的生活更加有了好转。最近,在亲戚的帮助下,张成翠家还盖起了两间平房,她的脸上再次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如今,张成翠一边照顾患慢性病的丈夫,一边照顾残疾的女儿,似乎比同龄人显老。当城里来的一个亲戚看到她的生活时,问她为何不申请贫困户、残疾人最低生活救助,她很坦然地说了一句:“我已经享受了政府特扶政策,知足了,我目前还不算太老,还能忙,就把贫困户补助让给那些更需要的人吧。”

 选择年月
<2018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526272829303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六安(大别山)农特产品体验馆在沪开馆⊙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举行职工文艺汇演⊙山城20余名厨师比“绝活”⊙金安区严防特种设备“带病”作业⊙洪家班功夫喜剧《蠢贼两三只》在我市杀青⊙徽商银行六安分行小企业金融之“易税贷”业务⊙柔肩挑重担 纤手捧亲情——好媳妇张成翠用爱撑起苦难家庭⊙搬新家迎新年⊙绿皮车禁烟,应成为现在进行时⊙下符桥镇“五色”活动助推党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