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水惠民百圩安

  眼下已进入天气晴燥的冬季,正是修理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的黄金时期。日前,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2017年度省水利厅下达我市更新改造小型泵站9711千瓦,加固新建小型水闸284座,改造中小灌区8万亩,扩挖塘坝41398处,整治河沟796条,改造灌区末级渠系22万亩,目前,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早行动 早见效

  在今年的水利兴修中,金安区积极创新机制,早谋划、早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水利兴修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已全部完成目标任务,正在组织审计验收。记者在金安区先生店乡刘备塘水库除险加固现场看到,水库的清淤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施工单位正在组织机械和人力对大坝进行砼预制块护坡。先生店乡松店村村长刘传江告诉记者,村里将结合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下游的稻田进行改造,结合水库的水源开展综合养殖,不仅能为群众增收,也能给村集体创收。“由于常年失修,杂草丛生,水质也受到污染,清淤后,水库大坝得到进一步巩固,库容面积得到进一步增加,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刘传江说,“这样,村近两千亩农田的灌溉就能得到有力保障,同时我们将利用这个水源发展农业综合养殖,重点发展稻虾、稻鳝、稻蟹轮作和其他生态农业,预计群众每年增收近20万元,村集体经济能得到近4万元收入。”

  早行动,早见效。记者在金安区看到,竣工的小水库、塘坝、水闸、水渠等随处可见,大部分已经发挥了效益。在今年的水利兴修工作中,金安在年初就进行了谋划和部署,并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提前进行申报,由区水利局审核后进行实施。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上,乡镇作为实施的主体,对每个工程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乡镇初验,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最后进行区级验收,审计部门进行审计。2017年,金安区规划塘坝扩挖996口,渠道整治硬化116条,泵站更新改造74座,小水闸除险加固22座,目前工程已全部完成,正在组织验收和谋划下一年水利工作。 (下转四版)

  (上接一版)

  扫好尾 关好门

  初冬的暖阳高照,记者在西淠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大型机械正在疏浚河道,工人们在紧张地进行护坡铺砌工作,西淠河治理工程已初具规模。据了解,西淠河综合治理工程是淠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集防汛抗洪、生态景观、文化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建成后,我市将增添一处靓丽的水利景观工程,西淠河防洪标准可提高到20年一遇,到那时水会更清,岸会更绿。据了解,西淠河综合治理项目翻板坝工程,项目包括25扇翻板坝,枯水期可雍高水位,改善区域环境,汛期可翻闸泄洪,2孔冲沙闸,用于排出淤积泥砂,保护翻板坝正常运行及行洪安全;8段空箱翼墙,作为冲砂闸和水电站的连接过渡区,空箱翼墙上设翻板坝液压泵站。

  据了解,裕安区大力实施小型农田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塘坝清淤910座、沟河整治60条、小型泵站更新改造1000kw、小型水闸加固43座;加强防洪薄弱环节治理性项目建设,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条,小水库除险加固30座。计划总投资1.605亿,完成土石方620万方。目前,各乡镇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塘坝、河沟及泵站工程基本完工,正在安排工程验收、审计工作。裕安区水利局在加快组织对乡镇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验收、审计工作的同时,谋划2018年工程项目,立足早行动、早开工。

  贫困村水利成“亮点”

  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省厅下达我市小型水利工程改造任务后,市水利局积极组织编制市级年度实施方案,并及时分解,加强督查全力推进,严格执行周调度,月通报制度,每周了解一次工程进展,每月开展一次民生工程专项督查,重点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对发现的问题,通报到县区政府。同时,争取市财政支持,2017年度市财政拿出1430万元用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各县区按照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1足额到位县级配套工程建设资金,保障了工程顺利实施。按照民生工程考核要求,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9月份要完成总任务的60%,11月底全面完工。在市水利局的有力推动下,各县区工程进展迅速,基本完成了全年度的工程建设,确保了工程及早发挥效益。

  “今年,贫困村的水利兴修也是一大特点,不仅更早,也更快,贫困村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为脱贫路夯实基础。”市水利局副局长陈林告诉记者,为助力脱贫攻坚,今年工程建设优先安排贫困村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项目。省级以上立项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县、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优先安排到贫困地区,重点支持贫困村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完成了228个贫困村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任务,极大改善了贫困村水利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前实施贫困村的建设任务。“明年,我们要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村通、户户通’,剩余189个贫困村范围内的小型水利工程要全部纳入2018年实施方案,贫困村水利基础设施更要超前谋划、提前实施。”

  同时,针对六安市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存在的薄弱环节,市水利局还组织各县区编制完成了《农田水利专项(2018-2022年)》规划,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规划、系统治理、逐片销号,全面消除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存在的问题。

 选择年月
<2017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释放创新活力 培育发展新动能——我市振兴实体经济综述⊙大别山“林海雪原”美如画⊙六安市1至11月份民生工程实施进度通报⊙ 兴水惠民百圩安⊙安师大教育集团与叶集区签署合作办学协议⊙牛立文看望住我市省政协委员⊙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58次主任会议召开⊙市民营企业助力脱贫攻坚显成效⊙全市多基地入选“十大皖药”产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