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法治宣传活动精彩纷呈

本报讯(吴用 记者
李文斌)2017年“12·4”国家宪法日活动启动以来,我市普法活动实现从立法环节到执法、司法环节,从机关到基层,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的立体式全覆盖,普法工作亮点纷呈。
加强对市人大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宣传。《六安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是我市取得立法权后,出台的第一部实体性法规。12月1日下午,我市召开《条例》新闻发布会,就《条例》宣传安排了知识竞赛、搭台咨询、电视访谈等九项具体宣传活动。
持续推进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12月1日下午,我市召开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市直各单位、中央省属驻六安各单位领导班子负责人等共1000余人聆听讲座。
切实推进以案释法。市法宣办、市法院于12月1日上午组织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及媒体代表参加一起行政追偿案件的旁听庭审活动,旁听人员对人民法院通过行政审判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职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典型,组织开展第一批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第四批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评选表彰工作。举行国家宪法日法治文艺演出,12月4日上午,我市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通过歌舞、锣鼓书、相声小品、黄梅小戏等多种表演形式,向群众传播法律知识,引导群众树立法治理念。
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制。12月4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市委依法治市办、市人大内司工委、市直工委、市司法局、市法宣办在六安法治广场联合主办了“12·4”国家宪法日大型法律咨询服务活动,组织市直54家单位结合本部门职责开展法律法规宣讲,共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展出宣传展板110余块,解答群众咨询1800余人次。市中级法院组织在院干警开展集中宪法宣誓活动。市交警支队在12月2日当天举办“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活动暨机动车驾驶人“无记分,有奖励”活动。
打造多形式法治宣传载体。市公交公司在全市475台公交车上不间断插播法治宣传标语、法治动漫23万余次;联系市电视台继续播放《法治六安》普法栏目,“12·4”活动期间在电视节目中插入法治宣传字幕,营造普法氛围;皖西日报社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在12月4日当天用两个整版报道法治宣传建设成果,刊播普法广告。市法宣办精心拍摄公益广告宣传片,彰显皋陶故里普法工作新魅力。
各县区积极按照市统一部署,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开展“法律六进”,通过送法进村入户、开展法律咨询、播放宪法公益宣传片等形式开展法律宣传,把法律送到基层,送到群众身边。
停车开门引事故
行人索赔获支持
本报讯(栾俊华 记者
储勇)私家车违规停车,车主下车开门时,与路过的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自行车车主人身和财产损害。日前,霍邱县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2017年5月,在霍邱某小区内,被告田某驾驶自家轿车在下车开门过程中,与骑自行车的王某发生碰撞,致王某轻微伤,王某的自行车、衣服、鞋子受损。经交警部门认定,田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事故发生后,王某花费医疗费2000余元,自行车等财产损失500
余元,还为此花费评估费、施救费300元。
霍邱县法院审理认为,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及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害。根据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证明,被告田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原告王某无责任,因此原告的合理损失应全部得到赔偿。肇事车辆在被告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和100万元商业险,故被告保险公司对原告的损失应全部予以赔偿。最终,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2000余元。
法官提醒,司机应注意文明停车,停车时一定要停靠在规定地点;乘客在下车时一定要注意前后观察,确保在没有车辆及行人通过的情况下再打开车门;骑车及步行者在经过车辆时一定要谨慎,与车门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因车门突然打开而受伤。
落儿岭镇:“厕所革命”打造乡村“新风景”
本报讯(凌晶鑫)随着“厕所革命”的推进,让霍山县落儿岭镇农村越来越多的公厕摇身变成了一座座“建筑小品”,为乡村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目前,该镇12个农村公厕已全部完成改造升级,并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公厕建设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然而,随着公厕数量的不断增加,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存在重建设、轻管理,有人建、无人管的现象。为了实现农村公厕管理的长效化,落儿岭镇为每个农村公厕均专门安排了保洁员,按照等级不同,每天至少保持两次保洁。同时,在农村公厕改造过程中,该镇还完善公厕考核制度,确定由镇城管分局牵头,会同党政办、城建办、综治办等部门,按照环境卫生、功能形象、保有使用率、群众满意率等标准,实施每季一考核、每季一通报。
东西溪乡:“一事一议”项目惠民生
本报讯(霍家根)今年以来,霍山县东西溪乡先后完成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3个,累计协调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33万元。与农村道路畅通民生工程相结合,新建了3个水泥路项目,解决了部分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问题,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该乡按照“政策引导、财政支持,农民自愿、农民受益,民主决策、群众监督,公开透明、上下联动”的原则,用足用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采取“一事一议”群众筹资和财政奖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发扬民主,吸收村民合理化建议,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市检察机关4篇征文
在全省获奖
本报讯(梅学峰 记者
储勇)日前,全省检察机关“讲看齐、重担当、作表率,做合格共产党员”主题征文评选揭晓,六安市检察机关4篇文章获奖: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开江“让‘讲重作’成为检察干警标配”、霍邱县检察院干警李健健“心结”分别荣获特等奖;霍山县检察院干警李豫皖“身体力行,实践着共产党人的诺言”荣获一等奖;裕安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沙际娟“保持定力勇于创新
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人”荣获三等奖。
据悉,为加强对基层检察机关党建工作的研究,促进基层检察院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安徽省检察院于2017年8月—11月在全省检察机关组织开展了“讲看齐、重担当、作表率,做合格共产党员”主题征文活动。六安市检察机关干警积极参加,认真准备,报送了一批有质量、有深度、有见解、有亮点的好文章。六安市检察院按要求从市检察院和各县区检察院各选报1篇共8篇参评。经过省检察院征文评委组严格审读和评选,从征集到的120篇文章中分别评出特等奖3篇、一等奖4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6篇。
省残联督查我市
2017年度残疾人工作
本报讯(颜成 记者 李文斌)日前,省残联一行来我市就2017年度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等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督查组一行认真听取了裕安区残联关于2017年度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重点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央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托养、扫盲及实用技术培训等资金的下达、管理使用和项目资金审核报账程序进行了询问,翻阅了有关文件资料和资金拨付凭据。同时,对《安徽省残疾人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征求了市、区的意见和建议。
督查组一行还实地察看了市残疾人就业服务大厅、独山镇万亩油茶产业脱贫示范基地、六安市兹心实业有限公司、六安康健盲人按摩规范化实训基地等残疾人服务机构或就业培训基地,并深入裕安区罗集乡,与乡干部座谈交流,了解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等各项惠残政策落实情况,走访慰问了两户残疾人家庭,调查残疾人扶贫资金到户真实性和使用效果等,并送上慰问金。
通过督查,督查组认为裕安区残疾人工作基础扎实,资金使用规范,安置带动残疾人就业有力、有规模,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就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