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元军)12月9日,记者从市级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清单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我市迅速启动开展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制度建设。目前,市政府已正式公布实施市级公共服务清单、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各县区与市级同步推进、同步完成。
公共服务清单方面,将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用行政权力或公共资源提供的公共服务全部纳入范围,逐项列明服务事项名称、办理依据、实施单位等,同时与服务事项对应编制服务指南。列明承办机构、所需材料、服务流程、办理时限、咨询方式等内容,方便企业群众查询办事。公共服务事项梳理,不仅将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明确的“端菜型”事项列入清单,还将会议纪要、公开承诺、告知书,以及回应社会需求已经提供的“点菜型”事项列入清单,做到全方位清理、不丢不漏。市级78家单位初始上报公共服务事项1260项,根据最终情况,市级公共服务事项确定为1504项,其中:“端菜型”事项1333项,占总数的88.6%;“点菜型”服务事项171项,占总数的11.4%。
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方面,将包括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确认等所有10类行政权力涉及的技术审查、评估、检验、检测等各类中介服务事项全部纳入范围,逐项列明服务事项名称、设定依据、对应权力事项,以及中介机构的资质条件、资质依据、收费标准等。中介服务事项梳理,依据法律法规规定,采取“取消一批、转换一批、规范(下放)一批的办法,做到全口径梳理、分类处置:围绕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清理规范由企业承担费用的中介服务;围绕降低行政成本、规范履职行为,清理规范由政府部门承担费用的中介服务;围绕打造阳光中介,清理规范中介机构资质条件。市直各单位初始梳理上报中介服务事项271项,清理规范后,最终确定市级中介服务事项220项,精简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