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03
文章导航
 
纵览

  5岁娃报7个兴趣班

  ——谁在催生家长的“起跑线焦虑”

  新华社记者 郑天虹 肖思思 胡林果

  一位在师范院校任教的妈妈告诉记者,她给5岁的儿子报了7个兴趣班,包括数学、书法、美术等。作为教育工作者,她认为这都是孩子必须具备的素质。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是家长们的共识,于是,右脑开发、情商培养、创客潜质……打着形形色色“高端大气上档次”理念的早教机构,受到不少家长的追捧。

  儿童早期教育固然重要,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家长在一些商家以营利为目的蛊惑下,“起跑线焦虑”日益严重,让不少早教行为呈现盲目、抢跑甚至荒唐的状况。

  比理念更“高”的是营销

  记者调查发现,早教机构大多依靠“理念”吸引家长。北京一家早教机构宣扬的理念对接时下流行的“创客”思维,标榜“不是学习、而是创造”,实际就是一周一次90分钟的课,老师陪着搭积木。一名在外等候孩子下课的母亲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小孩今年5岁,已经上了1年多,花了1万多元,但创客思维的培养效果不得而知。深圳一家“情商培养”早教机构号称教会孩子管控自己“受挫”“生气”等情绪,结果在课上常常有孩子被吓得跑出教室。

  比理念包装更“高”的则是营销方式。广州的王女士在孕期的一次产前课程中遭遇了“恐吓式营销”:有个育儿“专家”介绍了一种闪卡,就是卡片上有若干红点,每天在宝宝面前闪几次,就可以达到婴幼儿右脑开发的目的。“那个专家说,右脑开发必须在3岁前,过了就没有效果了,吓得我当场就交了1000多元。”然而她使用后并没有出现如专家宣扬的效果:宝宝看到任意一张闪卡,大脑就像照相机一样,不用数就能知道上面有几个红点。

  广州某数学早教机构经常邀请家长带孩子来免费试听课程,在孩子试课期间,机构会安排一位专家给家长讲课,强调逻辑思维早期培养的重要性。孩子试课结束后,机构再安排专家免费给孩子进行思维测试,而测试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机构于是对家长说,孩子现阶段逻辑思维已经落后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几个月之内赶上来。如果当天交费还能享受9折优惠。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家长当天给孩子报了名。

  比花钱更“重”的是安心

  “我和爱人工作都很忙,无暇教育孩子,与其交给老人,不如交给早教机构,孩子大量的时间不能就这样玩过去,应该学点东西。”陈先生说,“学总比不学好,我们花点钱也安心,英语、舞蹈、画画,都去接触一下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当一部分父母认为早教就是花钱把孩子送到早教机构,以此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很多时候是孩子在各种早教班之间“赶场”,家长则百无聊赖在场外玩手机。

  还有一些家长,不从孩子实际需求或成长规律出发,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要么“攀比”,要么“跟风”,最后是赢了商家,输了孩子。据有关机构统计,现在0-3岁的早教班,超过46%的在教拼音、英语和奥数,每年平均每个孩子花费1.78万元,而且还在不断涨价。

  陆女士是全职妈妈,对孩子的早教非常紧张。“都是4岁,我一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会好多英语单词了,闺蜜的女儿3岁认的字比我儿子多,心里就焦虑得不得了,看来我要多给他报几个班了。”她说。

  早教机构亟待加强监管 家长更需要“教育”

  记者以想开办加盟店为名向北京一家早教机构咨询,客服人员说,教育部门现在不会监管,只要办个工商登记就行了。老师培训也“很容易”,即使没有学过学前教育专业,培训15到20天基本上就能上岗了。加盟店可以开设父母课堂、领导力培养、全脑开发等48个课程,200-260元一课时定价随意。

  针对早教机构门槛低,良莠不齐,师资缺乏资质,处于监管盲区等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等专家建议,将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的设立由工商登记制改为工商登记加培训项目备案制,将所有的教育培训机构纳入监管范畴,及时发现并叫停违法、反科学、涉及诱导的培训项目;此外,应像食品、保健品不准宣传疗效一样,未成年人教育产品不准宣传效果。

  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原主任曾锦华认为,培训机构的合法合规经营并不能彻底消除社会普遍存在的教育培训热。早教机构之所以能诱惑到家长,一方面是因为“起跑线焦虑”作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家长思维认知的偏差——对孩子的成长规律没有充分的认知,也不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了解幼儿。

  他说,家长应注意与孩子之间进行有质量的陪伴,早教机构的教育并不能代替家庭教育;其次,家长应理性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对“奇葩”教育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最后,在选择时尽可能参与观摩体验,避免被一些教育机构炒作的概念所迷惑。

  安徽放开合肥以外

  其他城市落户限制

  新华社合肥12月13日电(记者 张紫赟)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若干政策的通知》,全面放开除合肥以外其他所有城市落户限制,要求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购房金融支持、随迁子女教育保障的力度等,到2020年,确保安徽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

  通知提出,全面放开除合肥以外其他所有城市落户限制。鼓励合肥市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2017年至2020年,确保安徽省农业转移人口累计落户587.6万人。

  安徽要求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到2020年,全省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接受免费或补贴性就业技能培训覆盖率达到95%以上。

  通知明确,加大对进城购房农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将稳定就业的进城农民纳入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各地根据商品房库存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便利措施,支持房屋拆迁农民在城镇购房;加大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教育保障力度,到2020年,全省农民工随迁子女城镇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99%以上;进一步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96%以上。

  此外,安徽将深入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实现农村各项权益与成员身份挂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利益不受损。

冬日助学
 送温暖

E:\12月14日\14日三版\三版C1300316.JPG

  12月13日,志愿者为安徽省淮北市渠沟镇平楼小学学生穿上崭新的棉衣。

  当日,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国家税务局的志愿者来到渠沟镇平楼小学,开展“冬日阳光 温暖你我”助学送关爱行动,志愿者带来了棉衣、帽子等御寒用品及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让孩子们在寒冬时节感受温暖。 新华社发

 选择年月
<2017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纵览⊙专栏⊙⊙⊙⊙⊙⊙⊙⊙⊙⊙⊙⊙⊙⊙⊙⊙⊙⊙⊙⊙⊙⊙⊙⊙⊙⊙⊙⊙⊙⊙⊙⊙⊙⊙⊙⊙⊙⊙⊙⊙⊙⊙⊙⊙⊙⊙⊙⊙⊙⊙⊙⊙⊙⊙⊙⊙⊙⊙⊙⊙⊙⊙⊙⊙⊙⊙⊙⊙⊙⊙⊙⊙⊙⊙⊙⊙⊙⊙⊙⊙⊙⊙⊙⊙⊙⊙⊙⊙⊙⊙⊙⊙⊙⊙⊙⊙⊙⊙⊙